在青春“流放”地——“五七战士”重游五七干校

自2000年起,陆续有当年五七干校的学员及其后代,重返沙洋农场追忆往事。研究者李文铭说,“历史是由每个人书写的。这种回忆,不是追究某一具体事件的是非曲直,更不是追求某一个人的历史责任,而是对过往岁月的审视和反思。”

责任编辑:杨继斌 实习生 梁建强 林珊瑜

对于这些已近暮年的老人而言,五七干校绝不只意味着“火红青春”。他们人生最重要的一段岁月,和那段复杂的历史一起,留在这里了。 (魏辉/东方IC/图)

40年后,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原驻法国大使赵进军、原驻欧盟大使关呈远相约重返他们当年“接受再教育”的青春流放地——五七干校。

三位老人人生的沧海桑田背后,是历史的潮起潮落:“再不留点念想,将来就要毫无踪影了。”

他们不是唯一归来旧地的人。自2000年起,陆续有当年五七干校的学员及其后代,重返沙洋农场追忆往事。“历史是由每个人书写的。这种回忆,不是追究某一具体事件的是非曲直,更不是追求某一个人的历史责任,而是对过往岁月的审视和反思。”

归来兮,归来兮

从1968年10月至1977年6月,历时8年,近2万名中央、省部级机关的干部,以及8万余名市县级机关的干部分批进入沙洋农场。

归来兮,归来兮。一个时代的“流放者”归来了。细雨迷蒙,三位老人站在湿陷的黄土里,发觉一切都被岁月消磨得难见踪迹了。

四十年前,他们曾在此胼手胝足,斗志高昂地终日劳作。如今,他们昔日所建设的湖北省沙洋农场,早已重归荒芜——低矮的芦苇棚不复存在,曾养鱼嬉戏的池塘填上了沙石,一锄头一锄头挖掘的水井、沟渠也被废弃。只有生满苔藓的砖墙上已消退了颜色的革命语录,能让人恍惚回忆起那一段湮没于乡野之间的红色岁月。

三位归来者有着各自响亮的身份:赵启正,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72岁;赵进军,原驻法国大使,67岁;关呈远,原驻欧盟大使,67岁。这是四十年来他们首次回到这里。四十年前,他们都被称作“五七战士”——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一代知识分子。

五七干校是“文革”进入“斗、批、改”阶段所催生出的特殊学校。1968年,根据毛泽东“广大干部下放劳动很有必要”的《五七指示》,全国掀起了在偏远农村新建五七干校的热潮——18个省区共创办了一百余所“五七干校”,先后下放十余万干部、3万家属和5000名知识青年。此外,各省市地县还办起了数以万计的基层五七干校。

根据研究者贺黎与杨健估计,秉承着“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亦工亦农、亦文亦武的革命化大学校”的纲领,全国各省市五七干校下放干部达百万人次以上。这场史无前例的有组织人口迁移,改写了众多知识分子的一生,也影响了整个国家的行政体系、教育制度乃至社会秩序。

三个青年正是随着风起云涌的浪潮来到了沙洋农场。建于1952年的沙洋农场是当时全国三大劳改农场之一,地跨沙洋、钟祥、潜江等6县市,总面积2100平方公里,有广袤荒地可供开垦——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四十多家中央国家机关、部队、学校及湖北二十余家省直单位选择在此办校。

这个昔日的劳改农场,一夜间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五七干校聚集地之一。全国人大、政协、八大民主党派、三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统战部、外交部、第二机械工业部、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武汉大学等几乎倾巢至此。

从1968年10月至1977年6月,历时8年,近2万名中央、省部级机关的干部,以及8万余名市县级机关的干部分批进入沙洋农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