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洪流——中国农民工30年迁徙史(3)

实际上直到1983年,永嘉全县严重困难户还有1.3万户6.5万人,其中外出讨饭500多人,缺衣少食21650人,栖身祠堂、庙宇或借租住房9800户。反观可知,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永嘉人生存之艰难。机会终于在1978年出现了。

第一部 反叛土地的农民(1980-1984)

第一组样本 从田里拔出脚,变成一个商人

第一篇 温州永嘉:像老鼠一样贩卖纽扣(1)

1979年,温州市就在城区开放了几个农贸市场,但仅仅是允许三类主要农副产品上市交易。在广大的农村,生意还是只能悄悄地做。

1974年,永嘉县枫林镇人徐李送被推荐读高中了。一天,他坐在桌子上吃番薯丝。母亲在一旁告诉他,吃过了这一顿,明天就没有东西吃了。徐李送一边嚼着番薯丝,一边掉眼泪。

4年后,高中毕业的徐李送被派去参加社会主义路线教育工作队,在全县各地纠正分田单干。看到有人在田埂上私自种茄子,工作队就去拔掉。有人扛着山里买来的杉木要去卖,工作队就上前没收。

徐李送很纳闷。他说自己的父亲就是这样从几十里外的仙居县贩卖杉木,一扛就是100多斤,才把他养大的。于是,他因为不肯参与没收杉木,被调到医院查账去了。

这是1978年,许多像徐李送这样的人还在为时代困惑,但是一股除旧立新的力量已经在酝酿。这是一个改革四起的年代。

1978年的曙光

永嘉人太渴望改变生活境况了。

几个数字可以说明,永嘉农村到了非变不可的程度:

首先是耕地严重缺乏,全县耕地资源最好的是瓯江边的瓯北镇,但是3.5万人只有1.9万亩耕地。桥头镇由于是山区,全镇2.5万人,所拥有的平原耕地只是一个山谷的狭长地带,这里南北纵深约3公里,东西向最宽处约3公里,最窄处还不足1公里。

其次是人口无节制地增长,1962年,全县人口是43.82万,但是到了1978年,达到了68.32万人。人均耕地在20年间从1.23亩降低到了0.57亩。然后是天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永嘉县有8年遭受台风、5年洪涝、7年病虫害肆虐、10年干旱。所有这些造成的后果是,粮食越来越不够吃了。到1976年,粮食产量掉到了1959年的水平。人口增长了25万,粮食却少了12810吨。永嘉县委宣传部一位副部长说,当时就算把永嘉所有的地都种起来,都丰收,也不够大家吃的,因为耕地实在太少了。

实际上直到1983年,永嘉全县严重困难户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