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系列报道”获奖感言

南方周末记者 褚朝新:因为写重庆,与同事们一起得到了南方周末2012年度新闻奖的最高奖。但这并不能掩盖一个事实:因众所周知的原因,2012年是我从业十年来最失败的一年。

南方周末法治版责任编辑 苏永通:对重庆这座城市的报道,一年累积下来,竟有十来篇之多,却是零碎的,所以说是2012年新闻战场上一次“溃不成军的战斗”,的确如此。将年度新闻奖首奖授予“哀兵之师”,这大概是头一次。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报道,都是“探路”之作,是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顽强生产下来,存活下来的。

在《大要案 谁来审》中,记者设计了一个巧妙的考题作为开头,说的其实是薄谷开来案。我们很小心翼翼地这样回避具体案情,但刊发后,记者回过神来问:她是中国人吗?我也没把握。这原本是这则新闻应该解决的疑问之一。

水温试了又试,真正踏出第一步,是关于大学生村官任建宇的报道,标题直接取作《重庆不正常青年》。此后的11月和12月,关于重庆的报道,几乎每周一篇。虽已抛开了原来的策划,却有一种惯性推动着小碎步前进。如果实在要找出一条线来串的话,那就是在政治运动下的人的命运:任建宇获释、前律师李庄申诉、王立军身后评价、重庆警察群体内部大规模平反、洋人亚当探寻唱红失望而归,等等。但我们都知道:真正的主角,还未登场。

打黑主力重庆警方的高层专访,首次展示了体制内对于这座城市过去三年的反思与调整,总算为这支军队找回了一点士气。而此系列报道的收官之作,是一篇《红歌团晋京记》的报道,新闻的发生地并不在重庆,却非毫无关联。不追根溯源,不刮骨疗毒,历史还会重演。

南方周末记者 刘俊:这是2012年下半年有关重庆的舆论管制解禁之后,南方周末推出的开山之作。单就这篇稿子本身而言,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管是采访难度,还是写作构思,按照南方周末传统的标准,都算不上上乘之作。但此稿之所以能引起社会广泛的反响,就在于文章想要表达的内涵,远远超出了任建宇,这个被劳教的大学生村官个体命运本身。

接到采访任务的时候已经是周六晚上,三四天前,任建宇起诉重庆劳教委一案在重庆开庭,该案代理浦志强在微博上率先披露案情内幕,随即引爆了网络舆论,成为当周最热的公共话题。

该案之所以能引起共鸣,一个关键原因是,任建宇是在薄熙来搞唱红打黑期间被劳教的。那时候,整个重庆一片风声鹤唳,从庙堂到江湖大家都噤若寒蝉,任建宇,这个敢于在网上说点真话的青年,不幸成为了重庆在特殊时期用来杀鸡儆猴的羔羊。

在最初跟编辑沟通的时候,曾想从劳教角度来做,因为当时劳教制度存废之争是另一个热点话题。可是如果这么做,我们并不具备优势,有关劳教制度的话题,《南方人物周刊》、《财经》等多家主流媒体已经做过专题和封面。

而如果仅仅写这个人的成长史,也价值不大。因为过去几年,在中国因言获罪的网民比比皆是,做任建宇的价值就在于他是在重庆因言获罪的,而且是因为批评重庆获罪的。所以当时编辑跟我沟通的结果是,一定要放在重庆当时的大背景下去做这个选题。

也就是说,表面上在做这个人,实际上是做重庆。

采访时间并不多,只有短短两天,进展并不顺利。任建宇的领导,因为担心受到打击报复,拒绝接受采访,而他的父亲操着一口浓重的地方口音,几乎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他的同学和女友倒是提供了一些有意思的细节,但都在外地,无法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他的女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他的空间日志。这上边几乎记录了他在当村官两年期间的所思所想。结合卷宗材料,大致可以呈现一个正常的有志青年,如何在重庆不正常的环境下,被劳教的过程。

于是决定以两条线来写这篇文章,主线是写任建宇的成长轨迹,副线是重庆这几年的变化,寻找个人命运起伏与政治局势变化之间的交集。比如没有任何背景的任建宇之所以能考上村官,某种程度上是沾了体制的光。当时,重庆正在大搞新“知青”下乡,并承诺村官可以转公务员。

当了村官之后,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让任建宇非常苦闷,其中一个跟薄熙来推的政策有关,那就是确保三年内贫困农民户增收一万元,在任建宇看来,“这在基层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后来重庆搞唱红,他所在村也未能幸免。在警方公布的100多条微博“罪证”中,有一条是他批评重庆在搞“二次文革”。

这就牵出另一个背景,就是当时在重庆只要在网上批评一句唱红打黑或说点薄熙来和王立军的不是,就有被劳教的可能,也就难怪他家人在重庆和四川找遍律师都没人敢接了。

再后来他能找到律师,也跟局势突变有关:王立军逃入美国使馆,薄熙来倒台,谷开来受审,因言获罪的重庆市民陆续出狱,提起上诉。

报道出来后在网上引起不小的讨论,新浪微薄的转发量当天就达到2万次,除了因为这是一个跟重庆有关的报道而备受关注之外,另一个原因,我想也跟每个人在任建宇身上仿佛都会看到自己的影子。

我在当天的微博上写道:任建宇的故事,说的是我们这一代屌丝的宿命。没什么背景,靠自己的奋斗鲤鱼跳龙门,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曾让我们一度陷入迷茫,但也只是发发牢骚,很快就跟现实妥协,结婚生子,平淡终老。然而,在时代大潮的裹挟下,连这个低到尘埃里的心愿也很难实现,你随时可能被消失,被劳教。

稿子发出后不久,任建宇被提前释放,我们乘热打铁,在第一时间专访了任建宇本人。

两篇报道能正常见报,编辑部认为,这说明重庆报道可以继续做下去。之后,李庄回重庆,身边人眼中的王立军,警界低调平反,直至专访到重庆市公安局局长何挺,掀起了南方周末重庆系列报道的最高潮。

网络编辑:思凡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