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一生遭殃 黄梅戏《徽州往事》里的女人

韩再芬出生时,安庆几乎人人会唱戏。四十多年过去了,戏曲纷纷成了“遗产”,2005年,安庆黄梅戏剧团因为经营惨淡,启动改制。原属一团和三团的优势资源,被合并到韩再芬所在的二团。“再芬黄梅”商演场次越来越多,慢慢开始赚钱。“品牌效应很快起来了。”现在,韩再芬想把“韩再芬”这三个字的经济效益,转换成整个剧团的效益。她希望“再芬黄梅”能像人艺那样,有一堆艺术家,而不是一个艺术家。

责任编辑:袁蕾 实习生 陈延舟 葛佳男 龙健

曾有领导跟编剧谢熹聊《徽州往事》:“官逼民反,老百姓就成了匪。官好一点,百姓理解一点,革命就能过渡成改良。” (《徽州往事》剧组供图)

最后一幕戏,韩再芬略略有些紧张。每次演出,她虽看不清座上观众的表情,但能“闻”到剧场里的“味道”。

2013年5月29日晚,安庆“再芬黄梅”剧院原创黄梅戏《徽州往事》在广州上演,广东、安徽多名领导前来捧场。

“往事”发生在清末。徽州月潭村商人汪言骅与妻子舒香因官匪之乱分离,舒香以为丈夫已死,嫁给富商罗有光做填房。多年后,汪言骅洗清了莫须有的罪名,兴冲冲回家时借道拜访老友罗有光,落座饮茶,遇到妻子舒香。两个“好男人”客气地让起妻来,女人站在旁边,宛若一个物件。

舒香愤而出走。韩再芬最后唱道:“官患匪患乱世态,百姓就像小绵羊。”

“官患匪患里有着这部戏的价值观。”编剧谢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安徽,曾有“明智的领导”跟他聊这出戏:“老百姓为什么造反?就因为官太坏了。官逼民反,老百姓就成了匪,就要死人。官好一点,有些事情百姓理解一点,革命就能过渡成改良。”

官商勾结的贡献

徽商殷实,免不了被朝廷以“佐国之急”之名勒索。明万历年间,部队征战关西,盐商吴仰春被要求输送三十万两银;清朝常有捐输,大富豪江春“每遇灾赈河工军需,百万之费,指顾立办”,最后把自己捐得倾家荡产。

太平军和清军在徽州打十年的仗,休宁、绩溪等县被来来回回占领十几次。“5500个村子,3500个被蹂躏,1500个被踏平。最后跟曾国藩打拉锯战,打到没粮食吃了,开始吃人,那叫‘两脚羊’。”编剧谢熹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是休宁人,戏里的月潭村,就是他从小长到大的地方。

徽商常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李夏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