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如何监督监督者调查廉政公署前专员的启示

近日,前廉政专员汤显明被揭发公款吃喝金额超标,并为到访宾客赠送超额礼物,引发香港社会哗然。汤显明事件引发了社会热烈讨论,事件亦严重影响到廉政公署的廉洁形象。在风暴袭来之时,廉政公署将如何修复信任,如何捍卫香港“廉洁之都”的形象?

责任编辑:戴志勇 实习生 吕欣

(向春/图)

贪腐风暴近日笼罩香江,此次涉及的不是一般的政府官员或公职人员,而是为香港把守廉洁大门的廉政公署(ICAC)。近日,前廉政专员汤显明被揭发公款吃喝金额超标,并为到访宾客赠送超额礼物,引发香港社会哗然。廉署更被曝出在2010年两次宴请内地官员,人均花费达1100元(港元,下同),远超廉署制定的每人450元的餐标限额。

汤显明事件引发了社会热烈讨论,事件亦严重影响到廉政公署的廉洁形象。在风暴袭来之时,廉政公署将如何修复信任,如何捍卫香港“廉洁之都”的形象?

香港胜在有ICAC

香港廉政公署的成立要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香港人口快速增长,社会发展迅速。由于人口不断膨胀,社会资源未能赶及实际需求,助长了贪污歪风。市民为维持生计及尽早获取公共服务,被迫使用“走后门”的方法。当时“茶钱”、“黑钱”、“派鬼”等各种代替贿赂的名堂层出不穷。在公共服务机构中贪污情况十分严重,如救护人员在接送病人往医院前,向病人索取“茶钱”,病人要“打赏”医院的亚婶,才可取得开水或便盆。就连轮候公共房屋、申请入学,也要贿赂有关官员才能办成。贪污风气在警队中更严重,受贿的警务人员包庇黄、赌、毒等各种罪行,社会治安、秩序受到严重威胁。市民虽饱受贪污的祸害,却敢怒而不敢言,甚至被迫无奈接受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很长一段时间中,政府对此束手无策。越来越多市民对政府漠视此问题的态度公开表达激愤。20世纪70年代初,社会上汇聚了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公众人士不断向政府施压,要求采取果断行动,打击贪污。最后,一名外籍总警司的贪污案,令民怨升达沸点,政府不得不立即采取行动。1974年2月,香港廉政公署正式成立,一直以来通过执法、预防及教育“三管齐下”的策略来打击贪污,在香港政府及广大市民的支持下,令香港变成全球最廉洁的地区之一。

廉洁是廉政公署的核心价值。在过去将近40年的岁月里,廉政公署一直站在防贪肃贪的最前线,先后侦破了黎民佑贪污案、香港电话职员贪污案和中华汽车有限公司员工盗窃硬币和行贿等大型案件,为廉洁的香港社会贡献良多。ICAC一向在港人心目中占据着崇高的地位,“香港胜在有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