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一厘钱套利撼动股市

因追逐1厘钱引发的套利交易,让量化交易这种金融创新的机构密室游戏进入公众视野。随着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资本市场日益进步的生产力对落后的生产关系造成挑战。光大乌龙事件依然疑云笼罩,只有更加透明与公开的处理,才能理清创新中带来的新问题,并建立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

责任编辑:舒眉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张玉洁 王双红

因追逐1厘钱引发的套利交易,让量化交易这种金融创新的机构密室游戏进入公众视野。

随着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资本市场日益进步的生产力对落后的生产关系造成挑战。

光大乌龙事件依然疑云笼罩,只有更加透明与公开的处理,才能理清创新中带来的新问题,并建立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

2013年8月20日,刚刚复牌的光大证券(601788)被110万手卖单牢牢地钉在了跌停板上。

头一天,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宣布,对光大证券自营业务的股指期货交易采取限制开仓措施。而南方、申万等多家基金均大幅下调光大证券的估值,最高下调15%以上。

因为8月16日,光大证券一次“乌龙指”事件,让整个A股和股指期货市场呈现出几十年难遇的“奇观”。18日,证监会已正式决定对光大证券立案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依法做出严肃处理”。

在短短数分钟内,以“金融创新”而闻名金融圈的光大证券跌倒在自己的创新模式之下,更为资本市场带来了浓重的不确定性。

“这个事件估计会改变很多创新产品的推出节奏。”8月18日晚上,一位证监会官员在电话中向南方周末记者说道,“上交所昨天本来有个个股期权的会议,但出了光大事件后会议临时改变了主题。”

而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胡立峰则在微博中写道,正如动车事故带来的高铁降速一样,股市也有必要对量化交易等创新模式进行“限速”,很多激进型的快速交易创新会延后甚至取消。

这一切转折,都来自8月16日的短短两分钟。

一厘钱套利引发的“血案”

两分钟内,影响股市大盘指数的指标股几乎“秒封涨停”。但市场人士根据始作俑者光大证券事后公告的下单时间查询当时的市场情况,发现光大在那次套利交易中只有“一厘钱”的差价空间,扣掉各项成本后很可能是亏损。

2013年8月16日上午11点,开市两小时后的股市显得颇为平淡。

“因为股市清淡,机会不多,我上半年几乎把所有资金都转到商品期货市场中去了。”一位投资机构操盘手向南方周末记者描述,他开着股票行情,但因为当天是股指期货推出后的第一个“末日轮”(指期指交割日恰逢周末),他一直忙着操作期货交易盘,“然后一回头就看见一幅千载难逢的盘面”。

“我的妈呀,这是要发啊!难道大牛市、大行情来了?今天要出什么利好?”他回忆,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根据证券信息提供商大智慧的交易终端信息显示,从11点05分31秒开始,短短两秒钟内,大盘权重股中石化的股价被连续二十多笔、合计高达十余万手不断跃升的成交买盘迅速推高了近8%;11点05分54秒开始,同样是两秒钟内,两市第一大市值股工商银行被巨额成交拉升至涨停位。很快,包括光大银行、中国银行在内的33只股票“秒封涨停”。

一分钟后,另一个交易市场中的股指期货迅速飙升,两分钟内上涨70点,主力合约迅速冲高至2390点。一时间股票和期货论坛内惊呼四起,“史上最大爆仓”的传闻随即蜂拥而出。

“会不会敲错了?”上述操盘手入行十余年,那一刻,他下意识地感觉不对。指标股全部涨停,历史上从未出现过。

“即使敲错了,也应该会被系统拦截。”他觉得讶异。就在投资者和股评家们四处搜寻“重大利好”的源头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Ashley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