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买卖:“帮领导干部读网”的大生意

网络舆情让各级政府和国企越来越不敢怠慢,一个专门帮助政府获知网络舆情的产业也随即诞生并被催熟。例如,人民在线舆情服务的一年年费或一个项目的费用可达几十万甚至成百上千万元,2013年此项收入有望突破1亿元。但从事这桩买卖的人强调,监测并不等于监控,他们“力争还原水淋淋的民意,做对话者和搭桥者”。

责任编辑: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刘韵珊

对各级政府部门而言,了解网络舆情的需求已经变得越来越迫切。 (CFP/图)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日益改变着舆情传播的路径与方式。网络舆情让各级政府和国企越来越不敢怠慢,一个专门帮助政府获知网络舆情的产业也随即诞生并被催熟。但从事这桩买卖的人强调,监测并不等于监控,他们“力争还原水淋淋的民意,做对话者和搭桥者”。

2013年前8个月,新华网舆情监测中心主任段赛民有一半时间是在内地小城市度过的。这些区县把他请过去,为的是想建立一套监测互联网舆情的系统。

微博反腐、网络实名举报,过去两年汹涌澎湃的网络舆情,重塑了中国民众表达诉求的渠道,一个专门帮助政府获知网络舆情的产业随即诞生并被催熟。

两年前,新华网成立了舆情监测中心,全力参与到网络舆情监测的生意中,更早之前,包括人民网、方正电子、谷尼国际软件等机构都推出了舆情产品。

“把握舆情”、“实时监控、不留死角”,这些富有中国特色的舆情机构的产品,往往是通过几套特定的监测系统设定关键词,从而对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信息进行监测、管理、统计和分析。通过对躲在电脑背后的网民进行监测和调查,这门舆情生意不仅做进了宣传部门和国企,也深入到中国内地的区县各级行政机关。

网络舆情的挑战

一条信息从出现到形成舆论热点的周期,从原来的24小时缩短到现在的4小时,甚至1个小时。

采购了监测设备后,甘肃酒泉负责网络监测的工作人员张欣终于从人工搜索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工作也变得非常简单——打开软件界面,设定“公安、城管、拆迁”等关键词,通过特定的“舆情监测设备”,即开始了对涉及本地相关敏感领域信息的24小时监测。

他只要将监测到的网络舆情进行勾选和摘编,加上软件提供的分析图表形成不同的报告,提交给领导查看即可。

舆情监测业兴起于2007年。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网民由被动接收互联网信息逐渐转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网民议政更加心直口快。山西黑砖窑、华南虎照等事件正是通过网络民意不断升温,最终演变为重大的公共事件,“网络舆情从那时起越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