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淡墨】回首《作家身影》

四年之后,这套《作家身影》在台湾好几家电视台播出,精致的画面、动人的细节、珍贵的史料、个性化的评论、诗一般的旁白……在在显示它不同于以往你所见过的纪录片。这套纪录片荣获了1999年台湾广播电视教育文化金钟奖。

责任编辑:朱又可 实习生 龙健 王煦

1990年代中期本文作者在采访萧乾。 (蔡登山 供图)

人有回忆,回忆有痛楚,也有甜蜜,恰似一部影片的倒带,往事历历,并不如烟。

二十年前,我虽在电影界,但在工作之余,始终不忘我的本行,那就是现代文学史料的研究,打从大学时代起,二十年来一直心系之。在春晖电影公司工作到第四年时,也就是1993年,由于公司获利良好,我就向陈老板提出拍摄中国现代作家纪录片的想法。其原因是,台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戒严时期,曾将这些未曾随国民政府到台湾的现代文学作家,列为附匪作家,他们的作品也一度被禁止刊行和阅读。“五四”传统因之在台湾断绝,这令当代作家对“前行者的讨论、批评、阐释及整理上留下惊人的空白”。当时我在大学虽然修过“现代文学”的课,但没有这方面的专业老师,有的老教授来自大陆,虽然他们是知道一些,但也不敢讲。整个学期谈论的只是徐志摩、朱自清、郁达夫,因为他们三人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李夏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