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诗?于坚:如果不是工匠式写作,你会被淘汰

专业首先要有量。如果到今天还是“一本书主义”,这一百年就白过了。专业精神正是资本主义最基本的一种精神。这不是你愿不愿意接受的问题,它是你的命运,如果你不是一个工匠式专业的写作,那你的写作会被淘汰。

责任编辑:袁蕾 朱晓佳 实习生 龙健 蔡佳茵 王煦

诗人舒婷(右三)、汉学家顾彬(右四)、诗人海伦·泽伊(右五)、克劳德·穆沙(右六)、于坚(右七)、欧阳江河(右十)、韩东(右十一)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牌坊前合影。1940 年代的西南联大曾是中国的诗歌中心,朱自清、闻一多、冯至、穆旦等人都曾集结于此。如今,云南师范大学和西南联大、和诗歌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记忆”。 (西南联大国际文学节 供图/图)

材质没有高低之分

南方周末:听说“云师大”近几年以走向国际为号召,3月份引进你的时候,就有办国际文学节的想法?

于坚:我搞文学节,是因为我觉得,中国传统的文学制度,在现代主义的冲击下,已经完全失效。现代化其实已经把我们变成了陌生人的社会,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联系非常脆弱,甚至没有联系。西方也面临这个问题,他们用文学节、咖啡馆、沙龙等形式,把个人化、碎片化的读者和作者连接起来。像卡夫卡这样的作家,在20世纪初他的作品主要是通过沙龙来传播。

我去了世界上很多的文学节,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前年去参加英国切尔滕纳姆国际文学节,它是1948年建立的,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文学节,它每年可以邀请世界600个作家、艺术家去参加这个文学节。我去的那一年,它邀请了《哈利·波特》的作者以及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中国邀请了我。每天环绕着切尔滕纳姆市政厅,有很多的诗歌朗诵和讲座还要买票。

南方周末:中国是否有这种传统?

于坚:传统中国社会是熟人社会,文学不存在陌生人社会的挑战。从古代的口传文学发展成书面写作之后,为了更利于传播,诗人必须把诗写得朗朗上口,利于背诵和传播。你可以说它是文学形式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