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站在中国这边” 中国防务智库开始摆脱“尴尬”

中国智库的发展迎来春天,但自身仍存在独立性不强、研究水平和影响力不足等缺陷。“智库要‘服务于国家安全利益’。要提供具有独特视野的安全观念,提供前瞻性、指导性的军事战略和建议。”

责任编辑:姚忆江 实习生 李纯

2013年12月5日,兰州军区原司令员李乾元上将(右二)、广州军区原副政委刘新增中将(左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莫高义(左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张东明(右一)宣布南方防务智库正式启动。 (郭智军/图)

编者按:2013年12月5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发起的南方防务智库正式启动,首届南方防务论坛也同期举行。

来自国防外交、新闻传播和海上维权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纷纷在论坛上“建言献策”:中国以无法预料的速度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需要战略耐心和战略智慧,应对各种挑战,而防务智库的建设,已经变得至关重要。

在国际安全领域,中国一直采取“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这也决定了未来中国的态势。各国智库日益加大对中国的研究力度,展望未来的国际局势,中国该如何应对?

中国智库的发展迎来春天,但自身仍存在独立性不强、研究水平和影响力不足等缺陷。

“智库要‘服务于国家安全利益’。要提供具有独特视野的安全观念,提供前瞻性、指导性的军事战略和建议。”

智慧,不分来自政府抑或民间。

“在政府决策越来越强调科学性的今天,凡是重大决策,专家智库都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中国的南方,民间防务智库的出现,将承担具有历史意义的使命。”2013年12月5日,兰州军区原司令员李乾元上将在首届南方防务论坛上预言,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将掀起新一轮防务智库建设的高潮。

中国现有多少家智库?又是怎样的运作格局?

2013年初,美国宾州大学发布的调查报告说,全球智库共计6603家,美国凭借1823家的数量位居榜首,中国则以481家智库紧随其后。而在四年前,“全球智库影响力研究”项目的负责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詹姆斯·麦根则认为,在中国,符合学术筛选条件的智库只有74家。

数据何以相差如此悬殊?

“大战略”出现亏空?

“中国设计了很多的战略,结果都是不可行的,实际上就是没有战略。基本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外交实践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缺乏战略,基本上是按照常识和本能在反应。”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防务和外交智库在决策咨询中的缺位,近几年凸显,不管是“走一步看一步”的临机策略,还是外界误读中国“战略威胁”,大都引起了种种妖魔化的描述。

“海内外受众对中国成就与政策表现出不同解读:在国内,人们抱怨外交政策太软弱;在国外,他国政府则担心中国外交太强硬。”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2012年10月19日发表文章认为,“中国外交缺乏话语权。”

“中国智库的一些缺陷,严重影响了现代智库应有的社会功能发挥。”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在“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中分析说。

日渐崛起的大国,突然发现自己被一些国家视为国际社会中的“另类”。在此背景下,北京奥运会之后,国家“软实力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