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20世纪还没开始”诗人杨键的水墨画实验

偏于安徽马鞍山一隅的诗人杨键,12年来潜心创作了八百余首诗歌组成的厚重长卷《哭庙》,近五年来又开始水墨画的试笔。写诗让他痛苦,画画让他开心。写诗让他贫困,而画画让他摆脱囧境。“诗的稿费一年不足千元,不画画我坟上的草恐怕有几尺长了。”

责任编辑:朱晓佳 实习生 蔡佳茵 龙健

陈丹青认为诗人杨键的水墨画《足音》好在找到了自己的符号:鞋子。这符号“完全出于自然”,贴近诗人的性格、生活与写作语境。杨键试图通过自己的创作,寻找过去百年诗与画间断裂的联系。 (杨键 供图/图)

偏于安徽马鞍山一隅的诗人杨键,12年来潜心创作了八百余首诗歌组成的厚重长卷《哭庙》,近五年来,他又在自家院子里搭建的一间没空调、没风扇的小屋中,开始水墨画的试笔。

写诗让他痛苦,画画让他开心。写诗让他贫困,而画画让他摆脱囧境。“诗的稿费一年不足千元,不画画我坟上的草恐怕有几尺长了。”杨键说。

2013年9月底10月初,两件事终于在北京今日美术馆隆重地走到了一起。杨键的水墨画展“道之容颜”与他的诗集《哭庙》研讨会同时举办。艺术家陈丹青,诗人多多、翟永明,导演张元、李扬,歌手何勇等都前来捧场。

阴柔的一面被革命掉了

“我们会画画的人,看到个半路杀出来疯狂画画的人,有时候蛮害怕的,因为我们有很多东西已经没有了。杨键好像不是活在这个世道上的人。他在马鞍山做自己的事情,是个生机勃勃的在家的出家人。你看他这样子,在庙里也不太见得到了。”陈丹青这样说杨键。

杨键是在家居士,一些熟悉的老人去世,他会为死者通宵念经超度亡灵。多年前,他从国企下岗,买断工龄后没有收入。尽管“杨键”二字很早就在诗歌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