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宿敌修成共同历史

东亚共同修史12年,与德法两国的类似经历相比只能算刚刚起步——从决定消解双方宿怨,到正式出版共同历史教科书,德法用了近100年。相比德法两国共同修史的经历,德国与波兰编写共同历史教科书遇到的障碍更大。

责任编辑:史哲 实习生 柴向南 张雨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同历史教科书采用了三个边栏的形式展现双方不同观点,并在中间为学生留下了空白。 (罗欢欢/图)

“德国、法国、波兰各自编写的历史教科书,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如何?”

面对来自中国提问者的这个中国式问题,德国学者先是表示他们没有这方面的数据反馈,接着他耐心地澄清这种思维定式背后的误区——德国有大约1500种历史教科书,共同历史教科书只是其中的一种,“我们鼓励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不会只给一种答案”。

2013年12月13日,受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之邀,德国国际教科书研究所所长埃克哈特·福斯(Eckhardt Fuchs)教授来到北京,向中国读者讲述德国与法国、波兰编写共同历史教科书的过程。促成福斯此行的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步平研究员,希望能吸取德国与法国、波兰编写共同历史教科书的经验,应用于中日韩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过去十二年,步平参与了两个版本的中日韩共同历史教科书辅助读本的编撰。2005年出版的第一版招来不少骂声,很多人质疑这本书有名无实。步平自己也承认,“虽然经过了讨论,但各写各的历史的色彩还是比较浓。”

第二版试图改变“自说自话”的状态,三国学者为此又花费了6年。2012年,《超越国境的近现代史》出版,这本历史读本几乎每一页都是三国专家坐在一起逐字逐句“谈”出来的。

东亚共同修史12年,与德法两国的类似经历相比只能算刚刚起步——从决定消解双方宿怨,到正式出版共同历史教科书,德法用了近100年。

政治互信促成的历史和解

德法两国历史宿怨不亚于中日韩,从拿破仑时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150年间,两国之间发生了四次大战。

一战结束不久,就有学者提出德法两国人民应该着手就历史问题达成共识,最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