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 他让死神等了八年

无论爱憎,沙龙都已成为中东历史上无法抹去的姓名。他是以色列人心中的“战神”、阿拉伯人眼中的“屠夫”。终其一生,以色列国的生存与犹太人的安全一直是指引沙龙前进的“北斗星”。正如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沙龙的葬礼上所说:“他的战略目标从未改变,当那意味着战争,他就去战斗;当那意味着和平,他就去争取和平。”

责任编辑:史哲 实习生 张雨 柴向南

1967年6月,六日战争期间,年轻的将军沙龙陪同国防部长摩西·达扬乘 船巡查苏伊士运河。沙龙在此前的西奈半岛战斗中负伤。 (CFP/图)

2014年1月12日,以色列特拉维夫议会广场是代表吊唁的鲜花,巴勒斯坦以及黎巴嫩巴勒斯坦难民营响起的则是代表庆祝的鞭炮声。

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人。11日,在昏迷长达8年之后,以色列前总理阿里尔·沙龙在即将迎来他86岁生日之时离开人世。

无论爱憎,沙龙都已成为中东历史上无法抹去的姓名。他是以色列人心中的“战神”、阿拉伯人眼中的“屠夫”。

作为战士,他几乎参加了以色列独立以来的每一场战争;作为政治家,他从政近30年,有5年担任总理,直到入土,争议一直伴随着他。他亲手扩张了以色列人在征服土地上的定居计划,又亲手推翻了这一计划,单方面撤出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定居点。

终其一生,以色列国的生存与犹太人的安全一直是指引沙龙前进的“北斗星”。正如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沙龙的葬礼上所说:“他的战略目标从未改变,当那意味着战争,他就去战斗;当那意味着和平,他就去争取和平。”

“以色列之王”的诞生

2006年1月4日晚,以色列总理沙龙因突发中风并发脑溢血被紧急送往耶路撒冷哈达萨医院。

以色列士兵阿维·雅夫献宝般地向沙龙的秘书递上自己珍藏的一盒录音带,其中记录了第四次中东战争时的无线电通讯内容。这个跟随沙龙出生入死的士兵坚定地相信,录音带的内容能唤起沙龙“对于一生最光辉岁月的记忆”。

1948年5月5日,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20岁的沙龙是亚历山大罗尼旅的一个排长。一天清晨,以军司令官摩西·达扬接到报告:两名以色列士兵被阿拉伯联军抓走。达扬连忙召集会议,商量营救办法。会议开了两个小时,商量出的办法只有一条:也去抓几个阿拉伯联军士兵交换。但具体执行却颇令指挥官们踌躇——阿拉伯人无疑已加强了戒备,如果派去抓人的人再被抓,该如何了结?

担任指挥所警戒的正是亚历山大罗尼旅。不耐烦长官们的思前想后,沙龙掉头出营,招呼了几名下属,跳上吉普车,直奔阿拉伯联军阵地而去。一小时后,达扬在自己桌上发现了沙龙留的纸条:“摩西,俘虏在地下室”。

沙龙坦然直面关于他擅自行事,拿士兵生命冒险的指责,换来了指挥官达扬的另眼相看。那一天,达扬和沙龙合影留念。

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即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李夏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