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里的“礼”与“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河说,“‘礼物’这个词本应以‘礼’为主,‘物’是载体。但是慢慢地,‘物’越来越突出,‘礼’越来越淡。微信红包之类的产生,只是改变了‘物’送达的手段,基本内涵没变。它可能是精神上的问候与敬意,也可能是‘打点’。”

责任编辑:杨继斌 叶伟民 肖华 何海宁

(本文首发于2014年2月13日《南方周末》)

红包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最初仅仅用来表达祝福。

以压岁钱为代表的红包,是“厌胜钱”的一种。“厌胜”为古代的一种巫术形式,厌胜钱见于汉代,是仿铜钱做的佩戴物。

一直到宋代,压岁钱开始以银币为主,才从信仰功能转入了经济功能。红包开始具有新的内涵,不仅限于晚辈,也常常用于长辈、同辈之间礼尚往来,表达祝福。

不仅是纸币,民初的上海市场上还有代价券和代价币。1922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率先发行了面值4元的“喜庆礼金券”,而后多家银行效仿发行储金礼券。

民国以后,各钱铺年终特别开红纸零票,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