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从研究外国史的角度来看,日本的中国史研究的水平和贡献,远过于中国的日本史研究的水平和贡献。就世界范围来看,外国学者研究中国史,特别是中国古代史,水平最高、贡献最大的,当属日本学者。

责任编辑:刘小磊

从研究外国史的角度来看,日本的中国史研究的水平和贡献,远过于中国的日本史研究的水平和贡献。就世界范围来看,外国学者研究中国史,特别是中国古代史,水平最高、贡献最大的,当属日本学者。

2004-2005年,日本讲谈社出版了一部通俗性的《中国历史》。现在,这部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组织汉译出版了。在日本,类似通俗读物很多,但在中国,达到这样水准的通俗读物却不多见。对全书的内容进行介绍甚至评价,非我学力所及;我只想围绕“怎么写”、“怎么读”以及“怎么看”来发几句议论。

首先,“怎么写”。

历史研究,需要受过基本的训练、掌握基本的技能、遵守基本的规范。不作精深的研究,就谈不上普及。这部书是真正研究有素的专家学者编撰的。他们不是“民科”或业业爱好者,也不是跨行越界的“客串”。学者的严谨,保证了内容的准确性。他们受过现代史学的洗礼,接受了考古学的训练,不会把古书中记载的古史与古史本身混为一谈;不会炫耀自己研究后汉、三国史是根据了《后汉书》、《三国志》而不是《三国演义》;更不会以儒者自居,本着儒家的理念来解读历史,或者凭着五百年来谁著史的气概,动辄作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式的“胡抡”论史。他们是在自己和学术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一般不征引原始资料,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谈他们所认识、所理解的中国历史。

学者各有专长,所以“说什么、怎么说”,就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不必面面俱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