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周末社会新闻部招聘
-
寻购新冠药:不想当药神的水客不是好的赤脚医生丨记者过年
两人约在口岸附近的一家餐厅见面。水客是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身上挂着4个大包。见到堂哥,他从装满了花花绿绿药品的包里掏出两盒药。 堂哥通过澳门药房买到的两盒Primovir也寄到我手上,我发现前后两批药的外包装有很多不一样的细节。有人说,水客的药是有效的,也有人说,澳门药房的药才靠谱。 我既不想当药神,也不想当水客,更不想当赤脚医生。新的一年,希望我们都成为不再操心用药的普通人。 -
当一个癌症病人遭遇新冠:高烧可以杀死癌细胞吗丨记者过年
父亲那晚的高烧至少持续了8小时。即使服用了布洛芬,到了次日凌晨4点时,体温仍然达39度以上。4天之后,他再度发高烧,这次烧到了40.4度。 当看到父亲入院时的查血数据时,这位医生就认为难以好转了,他判断,如果不做介入手术,父亲会在昏迷中离开人世。然而,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
我寄给爸妈的制氧机,被冷落在院子里丨记者过年
说服爸妈不算易事,我过去几年在这个战场上摸爬滚打,终于在职业规划、婚恋等话题上以“每个人是自己人生的第一责任人”的态度和爸妈达成共识。但在新旧年之交的这场流行病里,反而是我们这群90后,开始试图在爸妈的健康问题上“指手画脚”。 -
有中国公民在洛杉矶枪击事件中遇难
-
大学生乘公交9天从上海到北京:“想逃避内耗,重新振作”
一开始,我没有跟父母说自己的计划,直到我妈那些天在网上刷到我的消息。我到徐州的那天晚上,她打电话来,劝我回家,但我还是坚持设想。 从济南离开、准备进入河北的那天我阳了。为了不传染给别人,我戴了三层口罩,一边赶路,一边发烧,身体和精神上都特别痛苦。 我喜欢公交车上来来往往的人,看着窗外的景色从城市变成乡村,又变回城市,听着不同地方的人们说话带着不同的口音。对我来说,这才是旅行。 坐公交车最主要关注几个点:一是站牌,一是发车时间,还有一个是方向,如果三个点都找对了,你就可以坐到你想去的地方。 -
N95口罩商度过疯狂半月后:“2月份已经没有订单了”
2022年底是一次“久违的繁荣”。“但这次出现的市场周期很短,前前后后也就15天左右。”N95口罩商宗光辉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因担心此轮需求会很快见顶,宗光辉开始变得很谨慎。“在生产了三百万只口罩,全部将它们出完后,哪怕市场再疯狂,我们也决定不再订更多熔喷布了。” 周亮分析,2023年,社会对于口罩的需求会下降30%-50%。宗光辉则更为悲观。他认为,或许到2023年下半年,戴口罩的人会越来越少。 -
“阳康之后,熬夜就是熬命”?长新冠、养生潮与等待康复的人们
周莉想去医院,但不知道挂什么科。她形容自己像是失去了对身体的支配权,“连老年人都不如,干什么都没力气,很崩溃”。 塔塔以前经常熬夜玩手机到凌晨,但现在晚上十点半就准时入睡。朋友也都默契配合,互道一句“性命要紧”。 转阴后一有胃口,许智云就把本来留给孙女过年吃的猪肚炖了汤。“吃在肚子里才是自己的。” -
西藏林芝雪崩已13人遇难:“现场白茫茫一片,都埋平了”
“那辆车被打翻,倾斜了。我们通过它的警示灯(发现车辆)。”扎西次仁同十几个人一起,拿着铁锹铲雪,将车挖出来,“挖了特别久”。随后撬开车门,把人救出来。 经历了一夜的搜寻与救援,扎西次仁与同伴于1月18日上午6点前后返回村里,另一支队伍来接替他们。为了更快找到失联者,这群村民实行轮班,一直到1月19日,搜救行动仍在进行。 -
抢新冠药、说服父辈:老人阳了之后,年轻人的焦虑冬季
“好点了”是老人们的口头禅,大多数时候,他们不愿劳烦孙辈。一位患癌的老太太瞒了孙女八天,才淡淡地说“我应该也是感染了”。 爷爷的病灶基本控制住了,但杨奕并不肯定,哪些药物真正起了作用。“晚上真的睡不着,你不知道你做的决定是不是对的。” 卡戎为奶奶找到一盒Paxlovid,但小叔叔怀疑是医院骗钱手段。孙辈在大家族里的话语权有限,他最终将来之不易的药物转赠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