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
政坛对话
-
博鳌这场论坛“拖堂”一小时,国知局局长谈了数据知识产权保护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等数字产业,目前在地方布局建设了16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网络爬虫技术采集数据会引起著作权侵权的问题,云计算存储存在复制权侵权问题,获取用户数据存在不正当竞争的问题。” -
潘基文“非常生气”: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没跟上承诺”
“按照预期,2020年到2030年间每年将化石燃料的生产减少6%,但是现在这个数据只有2%。” 按照现有的政策,我们可能会看到在世纪末,全球温度会上升28摄氏度,“要是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人类有可能面临着灭亡”。 -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殷美根落马
-
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原局长崔茂虎被查
-
关于今年全国两会,你可能不知道的一些细节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16日《南方周末》) -
挂牌的740天和此前的21年:国家乡村振兴局不再单设
“在脱贫攻坚阶段,国扶办发挥了重要的统筹协调功能,但成为国家乡村振兴局后的定位,决定了其更偏向于一个具体实施的部门。”一位接近国家乡村振兴局的人士表示。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16日《南方周末》) -
政协新界别这样开会:“抢话筒”、“驳”他人
“比如环境资源界的释义,到底是环境资源,还是环境与资源?”童金南回忆,一直到人资环委的相关负责人作了介绍后,包括他在内的很多委员才清楚新界别由“环境、资源、人口”三部分构成。 以前大家“有点像盲人摸象,缺乏一个打通的机制”,而环境资源界别设立后,“很多问题可以在讨论中形成共识”。 在7天半的政协会议会期中,环境资源界别的委员们至少有两个早晨需要6点起床,乘坐大巴车前往人民大会堂。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16日《南方周末》) -
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这三个部门为何“回娘家”?
一位学者分析,当时的主要考量是,涉老工作的核心要素是健康,国家卫健委在医疗支持领域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但经过实践发现,除医疗支持外,涉老工作的一大重点是要强化跨部门协调。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16日《南方周末》) -
两会结束,这些声音留在这个春天里
“我们在生命教育方面,是需要补课的一代家长,但不希望我们的孩子未来也需要补课。” “一些地区将政策投入聚焦于二孩和三孩家庭的奖励支持,一孩生育作为保持和提升总体生育水平的‘基本盘’,反而被忽视。” “‘35岁职场门槛’与社会发展趋势背道而驰,不仅侵犯了中高龄劳动者就业权益,造成就业市场恶性内卷,劳动者只能趁年轻赚快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