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签、“白菜价”能否翻热泰国游?
“我没敢说要去泰国,既怕被别人嘲笑,也担心家人不让我去。” 截至2023年9月10日,赴泰旅游的中国游客数量仅为228万人次,位居入境游客榜第二位,少于泰国邻国马来西亚。而在2019年,赴泰中国游客数达1098万人次。 泰国张开双臂欢迎中国游客,并未完全点燃国人赴泰旅游的热情。 -
叙利亚总统19年后再访华:加深两国政治互信,寻求经济合作
-
在野党党首绝食抗议,日本核污水排海再引韩国朝野纷争
静坐、游行和绝食是韩国政坛抗争的惯例。 在近期“日本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上”,韩国朝野分歧较大。绝食前,李在明带领一千多名共同民主党相关人士举行烛光集会,敦促尹锡悦政府反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随后,执政党举行了两天一夜助推水产品的“吃播”。 -
澳门街坊的横琴生活:粤澳合作区两周年记
得益于跨境执业政策持续推进,目前在横琴执业的港澳短期行医医师累计有67名。包括黄惠霞在内的“新横琴人”足不出区,就可以找熟悉的澳门医生看诊。 澳门不足3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逾68万人口,平均每平方公里超过2万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而与澳门一水之隔的横琴,面积达106平方公里,空间优势显著,为支撑澳门经济多元发展提供了充足空间。 -
50万浣熊“入侵”欧洲,“生态害兽”泛滥难解
当第一只北美浣熊踏上欧洲大陆时,商人们盘算着有利可图的皮毛生意。九十多年后,浣熊家族在森林、城市里繁衍生息、发展壮大,生物入侵问题迫在眉睫。 自2016年起,浣熊就被列入《欧盟关切的外来入侵物种名录》。这意味着在整个欧洲联盟范围内,不允许关于浣熊的进口、繁殖、运输、商业化或有意把它们释放到自然环境中。 近年来,欧洲大陆浣熊数量估计超过50万只。除了比利时之外,在许多欧洲国家,这种动物也都成为令当局头疼的外来入侵物种。 治理入侵物种泛滥成灾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往往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措施。 -
新研究发现熬夜比早起更易导致糖尿病
-
国际观察|“美国的手上沾满智利人的鲜血”——起底美国阴谋颠覆阿连德政府始末
-
3个月6名教师自杀,韩国教师为何总被告“虐童”?
韩国教育部统计,过去五年至少有100名老师走上轻生之路,其中一半以上是小学老师。他们中的多数均遭遇过不同程度的学生暴力、家长恶意投诉和校方压制问题等。 “在教师权威和学生人权之间寻求平衡是当务之急” 2018年起,韩国保险界开始推出了专为中小学老师设计的“教师被告责任险”,其涵盖内容包括面对家长提告的法律费用、调查停职的薪资补偿和遭受霸凌后的心理咨询费。 -
摩洛哥强震已致632人遇难 血液中心呼吁民众积极献血
-
阻止“闪抢族”,美零售商给货架“上锁”
“随着犯罪成本大幅降低,盗窃行为却日益增加,重罪轻罚的麻烦被转嫁给了商铺。” 据第一资本购物研究公司(Capital One Shopping Research)称,2022 年商店因零售盗窃损失估计为866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这一损失可能达到1150亿美元。 “一旦启动,系统会在短短几秒钟内产生能见度接近于零的浓雾,”埃格尔说,“经过设计的浓雾让人迷失方向,以阻止入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