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周末国际国防新闻部招聘
-
美伊“换囚游戏”,各有“算盘”
美国和伊朗向来是“宿敌”,没有外交关系,卡塔尔则担任此次“换囚”的中间调解人。双方的谈判也是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进行的。经过至少卡塔尔八轮的来回传话,美国伊朗的“隔空谈判”最终达成了换囚协议。 “国际社会一直有传言这笔交易达成的幕后,是伊朗承诺在核问题上,下一步将和美国展开积极的对话。” -
从寻找F-35战机,看失事战机“僵尸飞行”
为了找回失踪的F35-B战机,美国多军种和多部门联合出动,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寻机启事”,向民众公开征集线索。 战斗机在无人状态下自行飞走并不是没有先例,曾有战机在脱离驾驶员掌控后长途飞行近千公里,直到燃料用尽后在异国坠毁。 -
一桩谋杀案引发外交纠纷:加拿大成了印度头号敌人?丨智库视点
如何解决锡克人地位问题,一直是历届印度政府极力要遮蔽的家丑,而此次印加互相驱逐外交官事件,再次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近年,美欧利用锡克人地位问题敲打印度的意图日益明显。 -
从奥本海默到“核武之王”,这70年经历了什么?丨智库视点
奥本海默曾引用印度教经文《薄伽梵歌》中的一句话:现在我变成了死亡,世界的毁灭者。随着70年的发展,导弹技术的进步将倒逼反导技术进一步提升。 -
日防卫费“12连涨”,“美国因素”占几何
“防卫费逐年增长,本质上体现出日本的防卫政策与国家战略,已经严重偏离战后以来的‘和平路线’。”日本军力建设已明显“由守转攻”,并不断强化与美国捆绑,试图重新实现自己“能攻能守”的军事大国野心。 “如果美国放松对日本的警惕,放任其军事扩张,最终很可能会出现脱离掌控的局面,这对美国而言未必是一件好事。” -
印度为何提出改国名, “婆罗多共和国”会横空出世吗?| 智库视点
此番推动更改国名,是“地图反殖”议程的一部分。莫迪政府任内还大力推动更改地方名称,推行的就是“去殖民化”和“本土化”。 外界将莫迪政府掀起的更改国名事件,视为对反对党联盟的反击。反对党强调世俗味更强的INDIA,印人党强调传统味更强的Bharat;双方将围绕2024年大选,就一系列议题构成壁垒分明的阵线,更改国名事件也将如此。 -
03:58
连长孙金龙:“不断适应新战场”
-
乌克兰以“纸飞机”打击战机?
“纸板无人机将成本降到极限,而且极易重新组装,挂上弹药就能变身进攻利器。” 俄罗斯“防大不防小”的传统防空,并不足以应对乌克兰无人机“普遍撒网,重点捞鱼”式的袭击。 -
厄瓜多尔:枪声中的大选
“有人说腐败是一个润滑剂,但是腐败对国家长远的发展肯定是致命伤害的。厄瓜多尔跟大多数拉美国家一样,没有腐败和不腐败的,只有腐败已经曝光的和没有曝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