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图了解职工医保|改革后退休职工个人账户如何变化?
-
盘点五大“坑人”产后康复项目
有的产康项目,“不仅坑钱,还有可能造成损伤”。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23日《南方周末》) -
小心产后康复的智商税:“很多问题做做运动就解决了”
“很多问题其实不需要花钱,做做运动就能解决了”。有的产康项目,“不仅坑钱,还有可能造成损伤”。 2022年7月,中国康复医学会产后康复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数百位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编写的《产后康复指南》出版,但在行业内的知晓率还很低。 在讨论任何一款产后康复或是治疗项目的效果前,孕妇更需要重视的理念是:“预防总是第一位的。”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23日《南方周末》) -
抢购药品如何成为“流行病”
一个抢购热潮的出现十分迅速。纳入统计的事件,达峰只在1-2天内完成,从一个较低的值迅速成倍增长,达到舆情的顶峰。 抢购潮中,微博信息“功不可没”。家用医疗器械、新冠特效药、退热镇痛类药物这三者微博信息占比达30%以上,其中新冠特效药信息微博占34.74%。 随着抢购事件出现得越来越多,人们持厌恶情绪的占比也在逐渐上升。在奥司他韦抢购相关信息中,有7.22%的内容持厌恶情绪、4.91%的内容持愤怒情绪,恐惧和愤怒情绪背后,可能与“错失恐惧症”有关。 抢购如“潮水”,潮起潮落,瞬息变化。纳入统计的事件,抢购舆情从波峰滑落到波谷平均需5.6天,一种呈“倒V”字型,一种呈“波浪式”。 -
两周千起,甲流来袭:试剂热销,“神药”遭抢,疫苗断货
尽管自2020年3月开始,流感在中国呈“极低流行水平”,但对比来看,2023年春季流感比前三年同期更加“凶猛”。 随着甲流席卷多地,不论是电商平台,还是线下药店,很多人发现“集采明星”奥司他韦已成为新一届“钱包刺客”,甲流抗原检测试剂售价也已超新冠抗原10倍。 2020-2021年度和2021-2022年度,我国流感疫苗接种率分别为3.16%和2.47%,其中免费接种政策群体接种率分别约为51.75%和38.32%,而世卫组织建议各国将老人等推荐疫苗接种人群的接种率目标设定为75%。为更好应对流感和新冠叠加流行风险,专家呼吁应尽量接种疫苗。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16日《南方周末》) -
3·15晚会丨曝光不可注射的美容针!妆字号美容针或致毁容
-
3·15晚会丨再次曝光:又见“香精大米”!“泰国香米”竟是香精勾兑而来?
-
3·15晚会丨药贩子的免费套路:免费的“评书机” 暗藏天价药骗局
-
甲流与新冠会叠加感染吗?
-
万例“试管婴儿之母”卢光琇:我们看到过痛苦,也见证过温情
我国能够真正做遗传咨询、基因诊断的医生还很少。很多遗传咨询还是依靠第三方的基因检测实验室,那些实验人员不是医生,不完全懂临床。对于什么样的基因突变会引起什么临床症状,他们只对着资料抄,而不接触病人。 像试管、培养皿、纯水机这些医疗耗材,还有很多依赖进口。如果能够国产化,不会有这么高的成本。让辅助生殖进入医保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专家们好好衡量。我希望也可以有更多社会上的保险公司参与进来,不要光靠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