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21
年轻人也会得老年病,关注阿尔茨海默症
2023年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症日,中国有近一千万患者。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600号画廊”举办忆境漫游摄影展,以提醒公众,患者的记忆虽然在衰退,但他们依然保持着鲜活的情感。这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无法治愈,但尽早干预可延缓衰退,今年疾病日主题是“立防立治无问早晚”。 -
国家医保局:半年追回“救命钱”63.4亿
2023年度国家医保基金飞行检查聚焦医学影像检查、临床检验、康复3个群众反映问题比较集中的领域。同时,首次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检查对象。 2023年欺诈骗保专项整治聚焦“骨科、血透、心内、检查、检验、康复理疗”等重点领域,聚焦医保结算费用排名靠前的重点药品耗材,聚焦虚假就医、医保药品倒卖等重点行为。 2023年版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工作也在进行之中,共计388个药品通过了形式审查。预计于12月初公布目录调整结果,从2024年1月1日起执行新版目录。 -
教育部:对“预制菜进校园”持审慎态度
-
苦等五年,第二批罕见病目录公布:新增86个病种
“整体来看,第二批目录包含的病种,一部分已有相关患者组织,这些罕见病病友组织这些年也做了大量的呼吁工作,大家的努力终于等到了结果。” 纳入目录的病种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国际国内有证据表明发病率或患病率较低;对患者和家庭危害较大;有明确诊断方法;有治疗或干预手段、经济可负担,或尚无有效治疗或干预手段但已纳入国家科研专项。 第二批目录公布后,更多病种如何实现诊疗、保障和回归社会,需要各界共同关注并投入资源。 -
最高法发布危害药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
医生频频被举报,“飞刀”为何难合规?
一些医院明令禁止医生外出执业,理由之一是担心病人被分流到其他医院,影响收入。 “医院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医生到处飞,这很正常。” 出于自我保护,医生也会筛选“飞刀”病例。患者提出请院外专家执刀的要求后,管床医生会评估该患者家属是否“比较敏感”,容易挑刺,经济条件是否宽裕等。 为了在现阶段合法进行“飞刀”,有的机构预先办理齐全的诊疗营业资质,控股一家民营医院,专家均在这家医院注册多点执业,再由该医院派遣出去提供咨询服务。 -
02:30
度数又涨了……近视怎么防,能手术吗?
孩子频繁眯眼、揉眼、眨眼,看电视往前凑,要小心了,得去医院检查。预防近视,最重要的是户外活动,每天要超过两小时。要做近视手术,得孩子成年。注意!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手术,了解手术风险、术前评估和筛查至关重要,近视手术也非一劳永逸。 -
国家卫健委:9月20日起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
专访比尔·盖茨:把重心重新放到挽救儿童生命上
降低全球孕产妇死亡(在2000年至2015年)取得了比较不错的稳定进展后便停滞不前。降低婴儿死亡率的进展虽然依旧不错,但也无法达到我们所希望的每1000例活产死亡人数降至12人以下的目标。 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改善孕产妇健康,未来还会涌现更多创新。我们也希望将来有一天,人工智能能够提供医疗建议,因为在相对贫困的国家,能够问诊医生的机会非常有限。 -
03:48
南周专访比尔·盖茨:把重心重新放到挽救儿童生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