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勇敢是一种选择
(本文首发于2023年7月6日《南方周末》) -
“大信访、中诉讼、小复议”有望被改变
就连法律规定独立于行政机关的法院,在审理行政诉讼案件时,也难免受到行政机关的影响。根据一项实证研究,某地的一审行政诉讼案件中,以乡镇级政府单位为被告的,原告胜诉率高达53.49%,而以区县级政府单位为被告的案件,胜诉率则骤降至17.61%。 (本文首发于2023年6月29日《南方周末》) -
从家到国,端午意蕴亘古常新
(本文首发于2023年6月22日《南方周末》) -
保护儿童权益应成牢不可破的社会共识
(本文首发于2023年6月1日《南方周末》) -
老有所依依靠谁
工作者与年轻人生产出来的财富,要在三代人之间进行分配:养儿育女、自己消费与投资及养老,养儿育女也可视为一种投资。三者之间的比例应实现总体上“资源向下一代转移”,如此才能确保家庭绵延、国族与文明的存续。所以养老与育小必须通盘考虑。既要保障我们的归处,也不能牺牲我们的未来 (本文首发于2023年5月25日《南方周末》) -
智能化是双刃剑 ,汽车还是移动的家吗?
传统上,家用小汽车被视为一个移动的堡垒,享有私密性。但随着汽车智能化、互联网化,这一信念已经受到极大挑战。现在汽车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互联网的一个终端,就像一部智能手机或一台笔记本一样,你什么时候驾车从A处经由什么路线到B处,此类信息实时被厂家收集,甚至上传到云端;如果车内有录音、摄像系统,车内所有人的言行也会被记录,原则上也可以被搜集与上载,车内一切都透明化了。 (本文首发于2023年5月11日《南方周末》) -
人是万物的尺度,生育率关乎价值观
育儿补贴是降生育成本,但生育成本再怎么降,只要生育收益上不来,对城市居民生育率的提振意义有限。生育收益包括金钱收益与非金钱收益,前者主要是养儿防老的考量,但社会化养老给了大家“自己给自己养老,不需要子女养老”的错觉,已经极大削弱了这一诱因;后者是天伦之乐与履行家庭责任的成就感、圆满感,需要特定的理念、价值观才能维护 (本文首发于2023年4月20日《南方周末》) -
假冒国家机构行骗何以久盛不衰?严厉打击外亦需提高信息透明度
自称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司长”的赵锡永,从2010年开始在湖南娄底和云南昆明、玉溪等地行骗,不少政府官员信以为真,甚至聘其为政府顾问。甚至一些高级官员,也被政治骗子忽悠。据《中国纪检监察》杂志近期一篇文章披露,傅政华、黄兴国、秦光荣等人身处高位,却对“政治骗子”言听计从、有求必应。 (本文首发于2023年4月13日《南方周末》) -
假球赌球是孪生儿,反腐反黑缺一不可
赌球或体育博彩是一个庞大得惊人的产业,既有合法部分,也有灰产黑产。绝大多数假球是赌球产业的一部分,操纵某些比赛结果,尤其是爆冷门,收益非常之大,故而内外都有动力促成这个事儿,外部庄家可以出很高的价码直到内部人心动为止,或者,内部人也可以自己坐庄或下注。 (本文首发于2023年4月6日《南方周末》) -
家宅汽车为私人空间,智能设备不得妄为
智能电视能知道你看了什么电视节目,智能冰箱知道你买了什么菜,智能音响可能监听你的声音,智能门锁知道你什么时候出门、什么时候回家,智能汽车知道你去了哪里,智能手表知道你的血压、心率……这些信息都会被上传到服务商处进行数据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向你推送广告。当智能设备无所不在,人的隐私不复存在,每个人都成了透明人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30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