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同校园欺凌事件惊骇舆论场:未成年人施暴为何没有下限? 丨快评
成年人由于“脸面”、道德感或“斗而不破”的需要,欺凌可能往往是有限度的;未成年人由于心智不成熟,没有那么多顾忌,一旦施行欺凌,往往没有下限,足以惊骇成年人,令人感觉怎么有些孩子是天生的恶魔。“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另一面可没有那么美好。未成年人从欺凌走向性欺凌、性施暴,正是这一内在逻辑的体现。 -
求职大学生为拿offer将学历改为高中:民营雇主为何拒绝“大材小用”?丨快评
民营企业招人更看重的是“性价比”与“适配度”,单凭学历是没有办法“倚多为胜”的。如果招聘本科生学历应聘者的话,用人单位就要顾虑其他的风险,比如薪酬上的更高要求、应聘者是否“干不久就走人”、服不服管等。 -
家长花50万为自闭症儿子“经络重构”:业者涉嫌诈骗+非法行医丨快评
这家机构涉嫌的犯罪行为,也许还不止这篇报道中王先生等人的遭遇,值得警方与医疗监管部门进一步深入调查:这是一家有资质的合法医疗结构吗?所进行的疗法是经过安全性与有效性验证的合法医疗手段吗?施行治疗的人员有从医资格吗? -
山西大同涉性霸凌事件触目惊心:强制专门矫治应尽快落地丨快评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对于实施了刑法规定的行为但因为不满刑事责任年龄而不予追究刑责的未成年人,可以强制送专门学校的专门场所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
外婆索要带孩费:“家务劳动补偿”的自然延伸?丨快评
现实的离婚案时中,从前千般好的夫妻一方,都能以全职在家为由向另一方额外索要“家务劳动补偿”。那么,一方或双方的老人向小家庭索求“带孩费”就更合理了,因为带小孩本来就不是老人的分内事。 -
铁路12306呛声“抢票神器”:高铁一票难求还会长久吗?丨快评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只要有利益空间在,技术会不断进化的。所以治本之策,仍是票价进一步市场化,让乘客的出价尽可能反映自己的需求强度。这样一天都等不得特别想去某个地方的人总能去,觉得缓一两天无所谓的也能省一笔钱,各得其宜;高铁也能赚更多的钱,以支付高铁运行成本、造价乃至银行本息,数字黄牛自然没有了生存空间。 -
从北京、广州到杭州:33年3届亚运会见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国民精神进化丨快评
三十年三届亚运会,正是中国发展与国民精神进化的见证。在这个意义上,亚运会开幕式科技含量上升,关注度有所下降,并不是一件坏事,是中国丰富多彩的体现。 -
国企垄断本地殡葬拒绝中介被判违法:警惕行政垄断隐蔽化丨快评
由行政权力指定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实质上与行政垄断别无二致,都是靠行政权力来垄断市场,只是戴上了一副“公司”的白手套。对于这些具有垄断地位的“公用企业”,不能与一般竞争性市场中的企业等量齐观,而应以对行政垄断的警惕来审视。 -
蒙冤入狱29年获787万多元国家赔偿:“追责必须落到责任主体”丨快评
纠正冤假错案,不能止于翻案、赔偿,让案件查办审判过程中有责任的人员承担责任,才能彰显司法公平正义。 -
盗用上亿公款打赏主播:“榜一大哥”的名头,何以如此引人入歧途?丨快评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色性也”,毋庸讳言,人的生命力很大一部分系于性能量或性欲望上。让无数中老年女性倾倒的“秀才”,让无数中老年男性倾倒的“一笑倾城”,让无数青年男女如痴如醉的明星,本质并无二致,说到是这些主播或明星的长相、气质与“人设”满足了异性对另一半最好的幻想,才是这类“纯网络直播”的发生学与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