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江健三郎逝世:作为一个日本人意味着什么?
两位作家用他们死亡的方式给出了答案:三岛死于45岁的盛年,暴烈地切腹;大江死于88岁的晚年。前者用自杀消解了二律背反,后者的存在主义,始于存在的焦灼,终于存在的勇气。 “大江健三郎最深沉的部分是世界主义的,这使他可能缺乏今天的人们所注重的激进思想家色彩,但他是攸关人类生存的政治与精神问题的重要参与者。” -
全国政协委员皇甫宜川:儿童影视教育应纳入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标准
“一个社会的未来是什么样,就看今天的青少年了。中小学生的影视教育不是我们传统理解的影视教育,仅仅从文化和价值观的层面来入手。影视教育从根本上是一种语言教育,背后还包含着审美教育。”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9日《南方周末》) -
全国政协委员曾小敏:戏曲进校园应增强原创力,打造课本剧
曾小敏希望,国外观众不仅能够去看、去听、去体验中国戏曲,也能在日常生活中买得到、用得着包含中国戏曲元素的产品,让中国戏曲成为世界的潮流元素。 -
专访高满堂:不能让假舆情左右剧作创作者的手脚
你看我们的悬浮剧,他们的生活是多么容易啊,要爱情爱情来了,要财富财富来了,我觉得是大量的情感消费和生活消费,这种消费是一种编剧想象的生活,而不是真实的生活。 现在的年轻编剧不一样,面对着市场巨大的压力,投资方的巨大压力,播出平台的巨大压力,压得都喘不过气来,(这关乎)他们的生存问题……他思想的敏锐性、表达的艺术性、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渐渐都被磨平了。 -
调研“天价彩礼”十五年,学者靳小怡的观察与解法
对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和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彩礼减去嫁妆费用的“净彩礼支出”在1984-1999年间增长了30.32%,而在1999-2013年增长了471.57%,后者的年均增长率高达13.26%,远远超出同期GDP增速。 “从公共治理的角度说,要治理天价彩礼,说到根上还是要提高女性的地位,要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 -
诗人厉以宁
治学之外,厉以宁雅好诗词。他是改革先锋,也是诗人,曾在粤留下多篇诗作。 -
石一枫:城市里的白日梦
我觉得现在城市的人太需要一点忘我的时间了,我们每天都在为我、为这个我的安全,为这个我的自我实现,为这个我的种种考虑去奋斗、去做一些事情,但是人有的时候,确实也需要有那么一点时间忘我。 -
梁晓声:多写小城故事,为城市作传
若一座城市的当下人对该市以往历史相当重视,那历史基因便会部分地通过文学的、文艺的,一言以蔽之是文化的方式得到传承,进而影响当下人,遂使当下人总体上具有某种共性的气质。 -
虹影:我谈论世界上的很多城市,其实都在谈重庆
忽必烈问马可·波罗,为什么你不跟我谈论威尼斯呢,那是你的故乡。马可·波罗说,我跟你谈论的我到过的世界上的很多城市,其实我都是在谈论威尼斯。 -
文学之夜圆桌:当我们书写城市的时候,我们在写什么?
“我认为作家是个理想主义的人,他要有一个想象的世界,否则很难写作,不会去造各种各样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