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山贝家花园:战乱岁月的仁心轶事
1942年中国和盟军开辟飞跃喜马拉雅山脉的空中“驼峰航线”之前,在北平郊区的坑洼土路上,一个法国老头儿冒着生命危险,早已开辟了一条自行车的“驼峰航线”。 1952年新中国婚姻法颁布后,两人正式结婚,此时吴似丹28岁,贝熙业正好80岁。1955年出生的儿子称“那是一种令人迷惑不解的爱情”。 如今这里,常有一帮或几丛闲人围桌野餐,大谈如何像贝熙业一样,租下一套四合院——不为诊病,只为“躺平”和种植蔬菜。 (本文首发于2022年5月26日《南方周末》) -
南方多地进入主汛期,福建龙岩山体滑坡致8人遇难
编织袋厂靠近一条小溪,山体滑坡形成一处堰塞湖,旁边的厂房可能由此倒塌。事发时是5月27日凌晨,5名员工在厂房睡觉,来不及转移,不幸身亡。 5月28日,国家防总继续维持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并向福建省、江西省派出工作组和专家组,协助指导地方做好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 -
00:52
英学者说猴痘不太可能像新冠般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消息显示,截至当地时间2022年5月21日13时,世卫组织三个区域的12个非猴痘流行会员国已报告了92例确诊病例和28例疑似病例,没有相关的死亡报告。英国免疫病理学教授Neil Mabbott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他介绍道:“猴痘病毒并不容易感染人类。病毒传播需要与感染者非常密切接触。如病毒可通过破损的皮肤、呼吸道、眼睛、鼻子、嘴巴或布料(如床单)感染人体。直系亲属或家庭成员以及卫生工作者面临更大的风险。因此,这种病毒不太可能像新冠病毒那样在人群中迅速传播。通过良好的监测、隔离感染者和追踪密切接触者,这次疫情将逐渐缓解。” -
专题
一周精选(4月28日-5月4日)
-
环境部答南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仅28%,如何提高?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从28%提高到40%的目标并不轻松。据住建部的数据,2016年,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率为22%。5年间,农村污水治理率仅提高了6%左右。 农村污水治理进展缓慢的原因包括:污水治理设施的建设成本高,运行维护难度大,市场缺乏成熟稳定的商业模式等。“长效机制有待健全。”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司长苏克敬称,要发挥绿色金融支持作用,做好“牵线搭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
他们都在给新能源加码!
2022年3月28日-4月5日能源政策梳理 -
20年补齐人类遗传密码
科创要闻2022年第十二期(3月28日-4月5日) (本期科创要闻特约推荐人:陈玉欣) -
杨潇:把西南联大作为方法
《重走》这本书写了三年,他反复说到,以三年为分母去除人生剩余的时间,人的一生能完成的事情也不太多了。他在39岁时对人的有限性有了切实的体验:“我真正有了那种时不我待的感受:真正宝贵的,其实是时间啊。也许我最终还是应该庆幸:虽然姗姗来迟,‘那件事情’终于还是落在你的肩头。” 这是一本关于西南联大的作品。联大学生,历史学家何兆武先生于5月28日去世,享年百岁。在《重走》里,联大学生都还是年轻的样子,未来无限好。 -
逝者丨章开沅先生自述二三事
2021年5月28日,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章开沅在武汉逝世,享年95岁。 章开沅先生曾在《南方周末》刊登多篇作品,以下为先生自述二三事,以表缅怀。 -
04:10
上新了!歪果“网红”菲利普带你一起《奇遇三星堆》
随着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发掘发现,三星堆“上新”迅速引发全球关注。为了让中外民众更好地了解三星堆文化,5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文物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将联合举办“走进三星堆 读懂中华文明”主题活动。活动前夕,解读中国工作室策划推出聚焦三星堆文化主题MV《奇遇三星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