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珍珍 :不要忽略女性的力量
我们把科创坚持到底,它是我们的DNA。我们还是做实事的人,不光是说投了多少钱、做了多少研究,还要让它们落地。 -
乙肝新疗法、男性避孕药有突破,药审中心8项指导原则发布丨科创要闻
2月13日-19日,美国FDA加速批准治疗IgA肾病创新疗法上市,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盐酸凯普拉生片上市;歌礼制药PD-L1抗体ASC22可实现慢乙肝功能性治愈,腾盛博药联合疗法治愈乙型肝炎病毒感染2期临床获积极结果;诺诚健华与渤健终止奥布替尼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合作;和铂医药、巨石生物分别启动两款药物license-out(对外授权)。 另外,两项基础研究进展值得关注——科学家发现神经元中的DNA修复新机制、非激素类男性避孕药研发突破;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NMPA)发布8项指导原则。 -
恢复表观基因组的完整性,可逆转衰老丨科创要闻
科学家发现实验证实DNA变化不是衰老的唯一原因,恢复表观基因组的完整性可以逆转衰老,上海药物所揭示阿片受体家族与内啡肽系统的分子作用机制,林雪平大学创造一种新型人工神经细胞。Ipsen收购Albireo、Chiesi收购Amryt,两家被收购企业都有“罕见病”属性。高性能计算与AI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扩大,拜耳利用谷歌云的高性能计算能力加速药物发现、BioNTech收购AI公司InstaDeep。 -
首个接受CRISPR定制疗法的肌肉萎缩症患者离世
科学家希望一种更安全的基因编辑替代疗法能够使患者的DNA本身发生永久性改变,目前尚不清楚新技术是否造成了患者的死亡。 -
01:4
是谁的DNA动了?重温十届世界杯经典主题曲
就算没看过世界杯的人,也听过这几首世界杯的主题曲吧?来说说看,哪首世界杯主题曲唤醒了你的青春回忆? -
古DNA技术破解人类进化之谜: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析
斯万特·帕博的开创性研究,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我们的祖先是如何从黑猩猩群体中脱颖而出,如何与其他古人类交融,并最终演化出独一无二的我们的。 -
无声家族中的健听姐妹,穿梭在两个世界
无论年龄大小,与外界沟通的责任总是落在听障家庭中的健听者肩上。拆迁队上门时,7岁的李楠楠代表全家签合同,其实她连上面的字都认不全。 “我感觉这一生都在历劫。”张娟生下听障儿子后,全家人去做了DNA检测,发现家族中健听者有致聋的隐性基因,后代先天失聪是概率问题。 “你可棒了,你会打暗语。”李楠楠主动教健听的女儿学手语,女儿觉得多了一种技能,上幼儿园更自信了。旧日撕不掉的标签成了令人骄傲的存在。 -
01:1
一美国医生偷用自己精液给患者人工授精 生下至少94个子女
2022年5月,Netflix播出纪录片《我们的父亲》,讲述了一个惊人的故事。多年前,一位名叫唐纳德·克莱恩的美国生育专科医生,在求助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自己的精子为她们人工授精,生下了至少94个子女。当时,克莱恩告诉那些向他寻求帮助的不孕家庭,他会使用丈夫或捐赠者的精子。直到在线DNA测试的出现,人们才知当年的一切是惊天的谎言——在许多案例中,克莱恩使用的精液都是他自己的。 -
94个子女的“父亲”:生育医生克莱恩的秘密
美国一位生育专科医生,在求助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自己的精子为她们人工授精,生下了至少94个子女。 截至2021年,美国只有4个州惩罚医生在没有明确同意的情况下,将自己的精子植入需求者体内。这意味着,对于其他46个州来说,“对犯罪行为的惩罚留给了每个州医生管理的医学委员会”。 -
01:45
哪段BGM唤醒了你的童年DNA
六一儿童节,很多三十而立的大朋友也玩得很开心。我们今天发起一个挑战,大朋友们过来听一听,这10段童年听过的旋律,有多少你还叫得出名字,又唤醒了你多少的童年DNA? -
快评丨警方喊话验DNA后肇事者自首,刑法震慑或有力减少高空抛物
与民事诉讼由原告收集证据相比,警方通过刑侦手段搜证,很容易确定抛物肇事者。当“高空抛物必被捉”成为事实,而且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一点,高空抛物必将大大减少,我们的城市、小区也会更加安全 -
太空之旅可能损伤线粒体DNA
(本文首发于2021年11月11日《南方周末》) -
团圆行动半年记:一次改变命运的系统迭代
数据显示,“团圆”行动找到的失踪被拐儿童中,约50%是基于2021年新采集到的DNA数据比对成功的。 孩子和父母年龄相差过大的、出生时间和登记时间相隔较长的、连续生育两胎女孩的家庭,都是贺峰关注的对象。 杨航在孩子失踪当年就借钱买了辆二手汽车,2008年之前,每年都要沿着成昆线跑至少两次,但衰老侵蚀了寻子的雄心。 (本文首发于2021年8月26日《南方周末》) -
后会有期:寻亲路上希望与失望交织,DNA是最终认亲依据
血浓于水,寻亲者成长中的委屈,在与亲人见面的时刻最终释怀,但有部分人仍然在寻亲的路上。 -
快评|郭刚堂寻子24年终成正果,技术照亮孩子回家的路
DNA比对,跨年龄面部识别,让找到更多被拐卖的孩子成为可能。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也让被拐卖儿童更容易被找到。愿技术的进步,让天下无拐。 -
视频|在路上24年的父亲,终于找到了儿子
“我骑着摩托车,我在路上跑的时候,我才是,我才是个父亲。” 今年6月,专家们克服儿童失踪被拐时体貌特征与长大后差别较大的障碍,运用最新比对查找手段,成功在河南发现疑似郭新振的线索。 这些年来,郭刚堂跟不下200个孩子做过DNA比对,但他们都不是郭新振。他把数据交给了公安部数据库,希望有助于这些孩子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
世卫组织发布宫颈癌筛查新指南,首推HPV-DNA检测
-
DNA、RNA与蛋白质到底是什么关系?生命遗传密码的发现之旅
在RNA病毒以及mRNA疫苗备受关注的今天,了解一下那个时代的顶尖科学家是如何厘清DNA与RNA以及蛋白质之间的复杂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首发于2021年5月27日《南方周末》) -
争议复旦教授“喝茶激发人体经络实验”
李辉曾确定了曹操家族DNA,证实曹操并非汉相曹参后代,他还通过对Y染色体精细谱系的大规模构建,为白银杀人案成功破获提供线索。 “中医的经络是复杂的抽象概念,科学仪器是检测不出来的。”这名中医药大学教授同时称李辉的实验“荒诞到中医界的人都不想去驳斥”。 在学生看来,李辉对于茶叶的研究,都是出于“情怀”。“关于茶叶的研究经费都是他自掏腰包。” -
“好人”吕顺芳的烦恼:二十年间寻亲路
21年来,吕顺芳一直活在AB面:一面是在耀眼光环下做着“纯粹的好事”;一面却是挥之不去的烦恼:DNA寻亲利益争议、与志愿者分道扬镳、身陷败诉官司。 她从事的寻亲事业,亦像是历史的AB面:半世纪前,饥荒引发一场罕见的弃儿潮;数十年后,寻亲潮起,延续至今。 2006年,南方周末曾刊发报道《她们用40年寻找亲人》,记录这场感人至深的寻亲潮;如今,我们继续聚焦一名特殊的寻亲者,这名草根公益人士的心事,或许亦是中国公益道路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