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院: “德国模式比美国模式更适合中国”访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前首席法官兰德尔·雷德

本期我们先刊发对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前首席法官兰德尔·雷德的访谈,作为美国知识产权法官的象征性人物,他向中国提出了诚恳的建议和意见。此外,我们还对与会的知识产权界人士作了问卷调查。

责任编辑:苏永通 实习生 张维

兰德尔·雷德拿着手中的智能手机,阐述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的关系。 (BLGSeven·祺帆供图/图)

编者按:本期专题,是自“今日头条”事件之后的延续。之后发生的快播天价罚单,即将组建知识产权法院等事件,让原本有些清冷的知识产权持续成为全社会热议话题,促使我们试图从制度层面来探讨中国知识产权的现状与路径。

作为战略合作媒体,南方周末积极参与了6月28日由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法律应用专业委员主办,BLGSeven·祺帆承办的“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知识产权国际交流会议,并深入采访了与会的国内外法官、政府官员、学者。

本期我们先刊发对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前首席法官兰德尔·雷德的访谈,作为美国知识产权法官的象征性人物,他向中国提出了诚恳的建议和意见。此外,我们还对与会的知识产权界人士作了问卷调查。

“中国政府在保护本国企业方面做得非常好,我也认可其中的价值。不过,如果把保护知识产权的责任交给企业自己,可能效果会更好。”

“不是美国公民或美国企业也可以使用337条款。这意味着,一个拥有美国专利的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发起诉讼来保护自己的美国专利。”

“我认为德国的体系比美国的体系更有成效。德国模式的优点之一是,在初审法院级别就有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法官。”

65岁的兰德尔·雷德(Randall Ray Rader)一个多月前刚刚卸任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CAFC)首席法官。如果从1990年任职算起,他在CAFC工作了24年,其中14年是首席法官。

CAFC是1982年在联邦关税及专利上诉法院以及美国索赔法院中的上诉部门合并后建立的,是唯一受理知识产权案件上诉的法院,相当于美国的“知识产权法院”。

近年来,兰德尔·雷德多次到访中国,与政府、司法部门的同行交流,还在高校中开讲专利法。2014年6月28日,他在上海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采访,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出建议。

打官司是最后手段

南方周末:你曾多次到访中国,你对中国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有什么样的印象?

雷德:每年都在进步,我自己就一年又一年地见证着这种进步。就像今天大会上孔祥俊法官讲的,有关知识产权的申请数量在增加,保护知识产权的措施和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在全球的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美国和中国共同承担着领导者的责任。

南方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