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抗战 】“让世界看到中国的牺牲”英国史学家拉纳·米特为中国鸣不平

世人知晓南京大屠杀这桩二战中最可怕的战争罪行,一个主要渠道,就是1930年代奔赴中国采访幸存者的日本记者在日本主流媒体《朝日新闻》发表的报道。——英国史学家拉纳·米特

责任编辑:李宏宇 李晓婷 刘悠翔 实习生 席郁兰

二战前期,中国就希望美国参战,站在自己这边。1943年开罗会议,蒋介石(前排左一)与罗斯福(前排左二)、丘吉尔(前排右二)会面,中国也第一次跻身大国行列。但会上拟定的行动计划一再延期和更改,美国也是在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才宣布参战。 (罗斯福图书馆供图/图)

世人知晓南京大屠杀这桩二战中最可怕的战争罪行,一个主要渠道,就是1930年代奔赴中国采访幸存者的日本记者在日本主流媒体《朝日新闻》发表的报道。——英国史学家拉纳·米特

“对西方人来说,二战中的中国是最后一个没有被讲述的伟大故事。”英国历史学家拉纳·米特说,这是他写《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这本书的原因。二战中德国的情况,日本在亚太甚至俄罗斯的情况,西方人了解很多,但中国在二战中的故事,拉纳·米特认为在西方就没有“真正被讲述过”。

牛津大学现代中国政治与历史学教授、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拉纳·米特被称为西方新一代中国抗战史研究权威。他在英国长大,英国人怎样跟纳粹德国斗争,不列颠空战中英国飞行员如何战斗迫使德国放弃入侵,从小就听到很多。但别的国家在战争里做了什么,他印象中很少听到。

关于中国抗战,近年来新的史料不断在中国国内及国际上浮现,米特也开始了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和写作。2013年,他完成了《中日战争1937-1945:为生存而战(China's War with Japan,1937-1945:The Struggle for Survival)》。正是“中国崛起”的时代,这本书受到了格外的瞩目。英国《卫报》的书评这样开篇:“现代中国的超级力量究竟从何而来?就在75年之前,中国还是分裂的、赤贫的,在经济上受剥削,跟野心勃勃的帝国主义日本打着仗。”2014年6月,此书中译本在内地出版,更名《中国,被遗忘的盟友》。

曼彻斯特大学东亚历史专业讲师阿伦·穆尔参与过米特的这一课题研究。他认为有三本重要的著作先于米特的这本书,讲述了中国的抗战:1984年易劳逸的《毁灭的种子》、2003年方德万的《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2010年戴安娜·拉里的《战争中的中国人民》。不过它们都着眼于中国本土的抗战讲述。

从书名就能看出,拉纳·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