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离去的缅北难民 缅北战争后遗症

这些暂栖中国的难民正经历着痛苦的国家与自我认同危机:已然不是中国人,但也不愿承认是缅甸人。

责任编辑:姚忆江 助理编辑 温翠玲

逃往云南滇康的缅甸难民刘氏一家在吃晚餐,他们暂时还没有离开中国的打算。 (于冬/图)

欧洲正为难民危机而焦头烂额,“难民”其实距离中国并不遥远。不过,他们更多地被称为“流离失所者”。与奔赴欧洲的多数难民不同,这些暂栖中国的难民正经历着痛苦的国家与自我认同危机:已然不是中国人,但也不愿承认是缅甸人。倘若自称“果敢人”,又怕招致祸端——这正是缅北战火燃起的原因之一。如今,周期性的战争告一段落,但归国后安居乐业的生活谈何容易?这些“难民”将何去何从?

随着缅甸全国停火协议的签署,缅北和平的曙光乍现。这些滞留的难民并不愿离去,他们已厌倦周期性的战乱,家中房屋、财物也毁于战火,中国还有着更多的就业机会。

云南镇康县城东郊的一处土坡上,刘氏老人背着三岁的孙女眺望家乡。她的家乡腊戍是缅甸北部重镇,距离云南镇康县城150公里。古稀之年的老人不时地在胸前画着十字,祈祷“上帝”护佑战火中的家人。

不过,一个多月前,留守的亲人还托人捎来口信:“我们还活着,等等看,暂时不要回家。”

缅北的时局依旧飘忽不定。2015年10月15日,缅甸政府与八个民族武装签署全国停火协议,而克钦独立军等武装作为重量级“民地武”缺席和会。

零星的交火依旧。2015年10月27日黎明,老街方向又传来几记枪声。一名边防人员说,这可能是小股“同盟军”,脱下军装、藏匿于城中,被执行清剿任务的缅甸政府军发现。

“很想念家乡和平的日子,而不是为亲人提心吊胆,也用不着靠别人的救助过日子。”刘氏老人说。就像缅北山间的云雾,永久的和平看不到尽头。

“向中国迁移”

2014年腊月二十四午夜,经过几天的家庭聚会商讨,刘氏一家决定只留下“老头和尚未娶妻的大儿子守院”,她则带着小儿子一家三口人,每人支付100元人民币后,搭上摇摇晃晃的三轮摩托车,经过六个多小时颠簸,投奔到中国镇康的远房亲戚家。

“不走不行了。”刘氏老人回忆说,政府军大规模进攻果敢,一枚未爆的炮弹落到竹顶的牛棚上,砸出“玉米棒”大小的洞。

多数缅北人的祖籍是中国。正是沿袭传统的乡土中国,多数华人女子并没有名字。解放战争后期,年幼的刘氏随父母漂泊到缅甸躲避战火,迄今已经失去中国国籍,不过他们中不少人还与中国边民沾亲带故。

镇康县城东郊一座废弃小院落中,两三块花岗岩,刘氏一家架起一口大铁锅,“耳朵”处还裂了一道缝。“厨房&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