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化与21世纪人类文明

中华经典为什么要进校园?怎么判断经典文化对孩子的成长与21世纪文明的影响?

责任编辑:戴志勇 实习生 廖媛

林安梧 (作者供图/图)

编者按

包括《弟子规》等蒙学教材与儒释道经典在内,中国传统文化很可能在全国范围内重进课堂。师资匮乏、教材匮乏、教法单一……怎么破?更根本的问题是,百余年来,对传统文化的争议至今未歇。中华经典为什么要进校园?怎么判断经典文化对孩子的成长与21世纪文明的影响?

2015年11月29日,在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的资助下,“亲近母语研究院”在南京举办了“首届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论坛”,我们选刊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人文研究所所长、元亨书院院长林安梧教授的现场演讲,供读者参考。

中华的经典文化,跟21世纪的人类文明关联在一起。过去三四百年,整个人类都在追逐现代化,21世纪跟17-20世纪不同。尽管现代化在华人地区并未完成,但对现代化之后交织而成的新世界,人类已经从20世纪中叶开始反省其中的问题,比如对生态等造成的严重破坏。中国人作为世界公民的一部分,要参与人类文明,必然要担负起责任。“培养有中国根基的世界公民”,这个概念非常恰当,多元开放。

认为文化不行是方法论的谬误

在整个华夏文化传统里,《论语》最重要的一点是,这部书是孔老夫子跟弟子及当世人交谈的记录。我曾写过“《〈论语〉与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文明》”一文,认为《论语》作为一本“交谈性的经典”,跟一神论的“启示性经典”不同的是,强调人在天地之中,以其道德而参赞企慕于道,人与人、人与上苍、人与内在灵明、人跟动植物等整个存在的世界有其关联互动。其重点在人的内在德性践履,由此尽己而知人、尽物而知天。这个时代还需要读《论语》吗?当然。这一百年,是一个“胡适之”年代,不知道往哪边去。我们现在慢慢知道往哪边去了。

整个人类文明中,最具天地意识的是咱们,最具有历史意识的也是咱们。很独特,我们把大自然跟人文联系结合在一块,从不割裂。但一百多年来的教育、学术各方面,我们是以西方启蒙以来的发展作核心。

西方启蒙以走出神的殿堂,进到人的世界,作为整个思想坐标的起点。知识就是力量,是功利追求的一种动能。中华民族不是这样,是合天地人我万物为一。

打个比喻。筷子是非常糟糕的叉子,努力把筷子削尖了插,错了,筷子是用来夹的。一百多年来,就因为这样误解着传统,把很多东西上纲上线,错误地理解自己,没有文化多元性的概念。多元才能够谈一统,才真正能互动融通,调节才能够存在。现代化最严重的问题,就是都整到一元上来。这并不意味着就不用叉子,我使用筷子也使用叉子。美国也是这样,有其他族群,日本人、台湾人、澳门人、大陆人,他要尊重这种多元。

但我不同意说西方哲学是知识的,中国哲学是体验的、没有知识性。我们的知识构成方式跟西方知识构成方式有不同。中国乐器一样可以演奏贝多芬,有可以融通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内涵。

叉子是主体强烈侵入客体,控制客体。筷子是主体通过一个中间者连接客体,构成整体,达到均衡和谐才能举起客体。你可以了解,叉子有什么优点,筷子有什么优点,各自有什么缺点。

我认为,一切以叉子为主导餐具的传统,很难远离以主摄客,很难远离霸权思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