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品牌退出,环保组织指责 皮草业救赎记

“按养殖行业正常操作来说,活剥动物皮毛的情况并不存在。”

责任编辑:汪韬

2017年11月12日,中国肃宁国际毛皮交易中心,开着面包车,售卖狐皮、貉子皮等的皮草商人们。(南方周末实习生 罗逸爵/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11月23日《南方周末》)

中国皮草业:“按养殖行业正常操作来说,活剥动物皮毛的情况并不存在。”国际毛皮协会制定了全球毛皮溯源计划,中国的示范场评选也是溯源计划的组成部分。

环保组织:无论活剥行为是否依然存在,只要皮草养殖场仍在养殖、剥皮,虐待就不可能避免。“把动物用毒气成批毒死、电死的手段依然很残酷。”

作为一个东北媳妇,苏韵自己的选择:在养貂厂工作,但自己不穿皮草。

她知道,有一些动物保护组织在“抵制皮草”。

有动物保护主义者穿上染上鲜红颜料的动物装,扮成“被剥皮”的动物在服装店前抗议;将数万根钢针插进动物模型做成雕塑,以警示其所遭受的“剥皮拔毛”之苦。

抵制是有效的。继意大利时装品牌Giorgio Armani之后,2017年10月,国际知名品牌Gucci提出将从2018年开始禁用动物皮毛。抵制皮草的明星裸照、“活剥皮毛”的小视频再次引发热议。

为此,中国皮革协会(产业部)主任黄彦杰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按养殖行业正常操作来说,活剥动物皮毛的情况并不存在。”

知名服装品牌退出,替代产品革新,消费者质疑,毛皮经济正进入寒冬。不断规范繁育利用标准,改善动物福利的皮草养殖业,能“回春”么?

中国肃宁国际毛皮交易中心里的皮草商人们。(南方周末实习生 罗逸爵/图)

疯传的“活剥”视频

2005年,在苏韵工作的养殖场,老板徐家宝开始进口水貂进行养殖。

这种相貌可爱的动物,一身白色、棕色、黄色等光鲜又柔顺的皮毛,自古便是保暖圣品,有“裘皮之王”的美称。

在古典小说《金瓶梅》中,潘金莲曾向西门庆讨一件貂皮袄,价值六十两银子,相当于一品官员一个月的薪水。

1960年代被推上时尚舞台后,皮草又成了“贵气”“奢华”的象征。除了貂,还有狐狸和貉,这些野生动物驯化为饲养动物,和鸡鸭牛羊类似,成排驯养在笼舍里。

为抵御天寒地冻,对皮草最热衷的当属俄罗斯人。苏韵就记得在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的哈尔滨,穿着貂皮的貌美白俄女性越来越多。后来,“买貂”成了东北女人的“执著挚爱”。“在哈尔滨,家里有十件以上貂皮的女性为数不少。”徐家宝说。

中国人的养貂行业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为出口创汇,先从苏联引进了一批东欧水貂,后又引进美国水貂,主要以国营养殖为主。

美国华盛顿,进行反皮草示威的动物保护组织志愿者。(视觉中国/图)

2005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徐家宝是国内最早一批“入行”的民营企业家。从电缆生意转行的徐家宝在丹麦的农场考察,不仅带回了优质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