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乌江边的国家记忆

整个816工程完成后,形成了“洞中有河,河上有楼,楼中有洞”的世界最大人工洞体。

责任编辑:杨嘉敏

(本文首发于2017年12月7日《南方周末》)

整个816工程完成后,形成了“洞中有河,河上有楼,楼中有洞”的世界最大人工洞体。如此浩大的工程,却看不出任何工程痕迹,从金子山外看,很难相信这座已被掏空了的山体内部,隐藏着我国三线建设时期最大的工程。

重庆涪陵,白涛镇大山深处的816地下核工程。(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遥远的三线

洞口伫立着的石碑表明,816工程是我国最年轻的文物:从1966年开工建设,到2009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只有短短的43年。一个现代工程,仅仅43年就成为被保护的文物,一定浓缩了一段值得保护的记忆。2017年7月的一天,我站在816工程的主洞口,洞中吹出的飕飕凉风,仿佛正在讲述那个风云际会却又诡谲叵测的时代故事——中国的“三线建设”。

1960年代,年轻的共和国面临险恶的国际环境:东南方,一直企图孤立和包围新中国的美国入侵越南,炮弹甚至落在了我国境内;北边,中苏交恶,“老大哥”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陈兵百万,常常越境挑衅。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1964年8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两次提出要准备打仗。要打仗就要布局,从战争角度观察,我国工业大多集中在沿海沿边地区的城市,一旦开战,极易受到毁灭性攻击。因此,沿海沿边是前线,被划为一线地区;一线地区与京广线之间的中部区域,是我国的战略纵深带,为二线地区;而甘肃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京广铁路以西、广东韶关以北的广袤腹地,南离海岸线700公里以上,北距边境则达上千公里,且多是山区,是祖国的战略大后方,被划为三线地区。

所谓“三线建设”,就是在三线地区,按照“备战、备荒”的宗旨和“靠山,分散,隐蔽”的原则,快速建设以军工企业为主、民用企业为辅的现代工业。四川(当时辖重庆市)是三线建设项目最多的省份之一。三线建设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一大批沿海发达地区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举家迁往内地的大山沟,生活轨迹由此改变。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也影响了很多人对社会的认知。1969年,我读小学五年级,父母双双到西昌的“五七干校”劳动。当时,大凉山的西昌是个遥远的地方,从成都去西昌,要翻越横断山脉伸向四川盆地的好几座大山,汽车要跑两三天,联系非常不便。恰有一支北京支援三线建设的汽车队往返成都至渡口(现攀枝花市)运输货物,要经过父母所在的干校驻地,我们与父母的联系就靠“北京司机”作纽带,信件、衣物,包括每月的生活费,都交由连姓名都不知道的北京司机传递,北京司机成了我对北京的初始印象,至今都对北京人充满好感。

三线建设的项目,大多都建成投产,支撑起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民经济的运转和战备之需。1970年代,我在四川彭县服役时,部队驻地一公里外有一个从江苏无锡迁建三线的油嘴油泵厂,生产高峰期,全国40%的各型拖拉机油嘴油泵都由该厂生产。不得不说的是,三线建设因布局不符合工业发展规律,即使抛开世界局势变化和体制变迁等原因,也注定了不能可持续发展。然而,特定时期百万建设者豪迈与牺牲谱就的新中国工业建设史诗,却永远镌刻在了共和国的历史上,成为一种国家记忆。

“816地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lee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