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3.5万余侨民,2011年利比亚撤侨内情首度披露

这次到中国,埃莱夫塞里奥斯·伊科诺姆是来“发签证”的。

责任编辑:吴筱羽

2011年2月27日上午,国航第三架包机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从希腊克里特岛接回328名中国同胞。(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7月5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希腊前安全高官首次披露2011年利比亚撤侨内情 “我们当年没有先例可循”》)

从启动撤侨到最后一位侨民抵京,前后10天,一人未丢,2011年的利比亚撤侨行动,留下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他们挨家挨户给宾馆作动员,冬天在家里休息的当地工人真的返回了岗位。李杰仅用18小时便协调完11家宾馆,首批订好的6500张床位足以满足第一批侨民。

首批到港的晚上,希腊海岸警卫队发现,一艘被租用撤侨的希腊客轮人数超载了:船只本身核定载客2000人,却载了2300余人。

这次到中国,埃莱夫塞里奥斯·伊科诺姆是来“发签证”的。

2018年6月1日起,他担任董事长的希腊全球签证中心,相继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地开幕。与之形成对照的是,7年前,时任希腊警察总监的他参与组织、执行了协助中国政府的利比亚撤侨行动,那时,希腊政府顶着压力,使得战乱中来不及办签证甚至未持护照的13185名中国侨民借道回国。

“我们没有真正的先例可循。”6月上旬一次开幕仪式的前一天,这名后来出任希腊公安部部长的前安全高官接受南方周末独家专访,首次对中文媒体披露撤侨内情。交通、出入境、住宿、安保,一系列技术细节值得复盘。

实际上,地中海东部的希腊第一大岛克里特岛是2011年撤侨行动的重中之重。3.5万余侨民,有2万人须通过海路撤离,而这当中又有1.3万多人将被安置在克里特岛。媒体则注意到,以此为中转的撤侨,是1949年以来“规模最大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的行动”,并首次采用了“将人员摆渡到第三国再撤回国”的方式。

从启动撤侨到最后一位侨民抵京,前后10天,一人未丢。南方周末了解到,中国外交人士亦在不同场合总结经验,既思考外交政策如何能让中国在紧急撤侨中“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成事”,也试图在机制上提炼优秀做法。

伴随国力增长,中国对海外公民安全的保护力度正持续升级。2018年3月,《领事保护与协助工作条例(草案)》开始征求意见,其中明确表态“国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领事保护与协助体系,提供必要的人员、资金保障,增强海外中国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正当权益保护能力”。

挨家挨户急事急办

2011年初,利比亚局势几乎是一夜之间急转直下的。当年2月21日晚,这个地中海沿岸的北非国家,执政当局丢掉了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等八个城市,武装冲突甚至蔓延到首都。利比亚被推到内战爆发边缘。

更早些时候,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