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为什么有生命力?

40年后,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于无声处》又要演出了。

责任编辑:朱又可

如果说1978年《于无声处》的演出是轰动的,那么,2008年《于无声处》的演出是火热的。演出规模和舆论宣传上当然远远不及,但是若论演出的剧场效果,则丝毫不逊色于1978年。(东方IC/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7月12日《南方周末》)

40年后,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于无声处》又要演出了。

2011年初,我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是浙江大学学生黑白剧社的一位同学,她说她们一些剧社成员今年要毕业了,想排一部戏,她问:我们可以排您的《于无声处》么?我马上回答:可以呀。她呆了一会儿,犹疑地问:您同意了?我反问:我为什么要不同意?电话声中一片欢呼声……我到今天也没想明白,我有什么理由可以不同意?

夏天,我和导演苏乐慈应浙江大学邀请来到杭州看学生们的戏。我问他们:谁推荐你们演这个戏?他们回答:我们自己选的。有位同学拿来剧本一念,我们就集体决定了。

傍晚,我们看见距离演出还有三刻钟,剧场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问,学生说:我们的票不对号,早进去有好位子呀。

当晚,坐在同学当中,看着台上年轻的演员来来去去,仿佛又回到了1978年的工人文化宫。这是1978年的回声么?

回声不是尾声。

三十年了,还是流着眼泪走出剧场

如果说1978年《于无声处》的演出是轰动的,那么,2008年《于无声处》的演出是火热的。演出规模和舆论宣传上当然远远不及,但是若论演出的剧场效果,则丝毫不逊色于1978年。比如说,一场演出过程中,观众十四次热烈鼓掌,这是1978年也没有过的。

开始我没想到会这么火。当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人李胜英给我打电话,说想重排《于无声处》时我甚至有过担心:话剧观众主要是年轻人,他们能理解、接受这么一个距离他们很远的、而且非常政治的题材么?但是很快我想明白了:应当让年轻人知道他们的父辈是怎么走过来的!人要知道从哪里走来,才会明白该朝哪里走去: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永远不回头!

但是我内心却还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