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整肃,要从与药品彻底分家着手

同一通用名称,允许同时出现在药品和保健食品两类不同性质的产品中,混乱状况就很难避免了。有必要从产品注册环节将药品与保健食品彻底分割。

责任编辑:何海宁

保健食品往往出现欺骗式宣传。(东方IC/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2月21日《南方周末》) 

同一通用名称,允许同时出现在药品和保健食品两类不同性质的产品中,混乱状况就很难避免了。有必要从产品注册环节将药品与保健食品彻底分割。

“国有准字B”文号1019个,这就是所谓的“保健药品”。许多“B”字号一直不守规矩,经常有此类产品违法广告和非法添加被查处的案例曝出。

保健食品,许多年轻人在其广告的包围下渐渐长大,许多老年人在其“特殊功能”的全方位轰炸下难辨东西。岂不知,权健涉嫌传销风波引发了保健食品行业一场空前危机,一下子让众多的与保健食品有关联的企业、从业者不知所措。保健食品的未来在哪里?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食品乎?药品乎?

保健食品走到今天这样一个境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始终不能将自身定位弄清楚是重要因素之一。可以这样说,许多保健食品企业从来就没有给自己的产品正确定位,总是混淆“保健功能”与“预防、治疗功能”,总是在追求产品的“效如桴鼓”,立竿见影。

正因为如此,不少保健食品生产商往往从多方面寻求产品的“独特效果”。首先是广告攻势。一些具有一定销售规模的品种,往往大多通过合法的或非法的方式大肆宣传其特殊功效。不夸张地说,目前的保健食品广告完全合法合规的很少。

其次是非法添加化学药成分。如果不存在非法添加,就不存在“看得见”的效果。尽管非法添加的法律风险很大,但铤而走险者更多。

第三,在营销手段上打“擦边球”。有意无意地将保健食品和药品混在一起进行交替“宣传”。先使用确有治疗效果的药品作诱饵,让不具备医药知识的消费者(尤其是老年群体)上钩,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