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时代阅读鲁迅的年轻人

名人效应体现在网络流行的各种真真假假的鲁迅语录。文化工作者、鲁迅之孙周令飞回应南方周末记者:人们不过是借此“刷存在、诉心声、耍个性、玩幽默”,大可不必求全责备。

责任编辑:宋宇

2016年的一份大数据报告显示,24岁至30岁年龄段的读者对鲁迅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其他年龄层。逝世83年后的今天,鲁迅仍拥有数量庞大的青年读者。图为李以泰版画作品。 (资料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5月16日《南方周末》)

名人效应体现在网络流行的各种真真假假的鲁迅语录。文化工作者、鲁迅之孙周令飞回应南方周末记者:人们不过是借此“刷存在、诉心声、耍个性、玩幽默”,大可不必求全责备。

北京鲁迅博物馆(下称鲁博)突然上了“热搜”。2019年5月5日起,为验证各种“鲁迅名言”是否真实,众多网友涌入博物馆网页上的鲁迅著作全编在线检索系统,系统随即一度崩溃。新媒体编辑黄泓心生好奇,试了很多次,只有两次可以成功检索。

黄泓平素用Kindle读电子版《鲁迅全集》,检索便利,鲁博的系统倒是头一次听说。有媒体称,仅5月7日上半天的访问量就高达870万次。

检索系统一朝出名,其实历史相当悠久。一位不愿具名的博物馆工作人员说,其研发始于1980年代,1989年通过验收。“那时候还是dos系统,286(电脑)的时候开发的。”该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时电脑和互联网尚未普及,检索系统是单机版。

2007年,鲁博将这套系统改造升级,架设在刚刚建立的官方网站上,位于“学术研究”子菜单内,并不起眼。鲁迅著作全编、译作全编和《鲁迅研究月刊》三个子系统,囊括了当时已知的鲁迅译文和最新研究成果。

鲁博正组织专家讨论升级改造,希望原本为研究人员开发的系统能服务更广泛的群体,彻底改造还需时日。它的意外走红则始于微博。

一位微博网友为查证一句话是否出自鲁迅,从而发现了鲁博的检索系统,又将这个发现“投稿”给另一位博主。一位粉丝超过400万的科普博主以“鲁迅说过的话大搜索”为由转发这条微博,迅速引发关注,相关的微博话题阅读量达到1.3亿。

那位接到“投稿”的博主转天才意识到,自己发出的消息居然这么受关注。2017年就有教育博主发微博介绍这套检索系统,但并未引发波澜。实际上,2016年,今日头条发布的鲁迅文学大数据报告显示,单今日头条与鲁迅相关的文章阅读量就高达4.4亿。

“在中国大陆,你只要受过小学中学教育,课本跟你的教师教材、课外读物里边,一定有鲁迅的作品跟鲁迅的影响。”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吴俊说。他认为鲁迅的作品如同《红楼梦》,作为经典和权威已经进入当代知识领域和日常文化生活,大众即便没看过原著,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柯珂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