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失业率:一个宏观经济指标的变迁史

2018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城镇调查失业率”,并提出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的预期目标。

从城镇登记失业率到城镇调查失业率,哪一个失业率数据更能反映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真实情况?重要宏观经济数据不断公开透明化的进程是怎样发生的?

责任编辑: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中国经济三十年间波动起伏明显,但城镇登记失业率却如此平稳,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IC photo/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9月26日《南方周末》)

2018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城镇调查失业率”,并提出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的预期目标。

从城镇登记失业率到城镇调查失业率,哪一个失业率数据更能反映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真实情况?重要宏观经济数据不断公开透明化的进程是怎样发生的?

2019年7月,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攀升至5.3%,相较前七个月的平均失业率水平上升0.2个百分点。

这是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城镇调查失业率的第二个年头。

其实早在14年前,国家统计局就已正式确立全国城乡劳动力调查制度,但这一调查数据一直作为“内部账本”,并未向社会公开。

在“城镇调查失业率”公开以前,中国政府常用的失业率数据是风平浪静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指在就业服务机构登记的失业人口占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的比例。该工作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劳动部)负责。

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自1980年代至今基本保持稳定状态。自2002年以后,整整18年,中国登记失业率在4.1%上下浮动,最高不超过4.3%。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曾经提出,GDP增长使失业率下降,GDP降速则会提高失业率。这一“奥肯定律”普遍适用于市场经济国家。然而,中国经济三十年间波动起伏明显,但城镇登记失业率却如此平稳,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不过,近年来,城镇登记失业率水平明显下降,而城镇调查失业率则呈现上升趋势。哪一个失业率数据才能反映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真实情况?重要宏观经济数据的不断公开透明化的进程是怎样发生的?

内部账本

李明是海南省一家国有银行职工,1987年毕业后参加工作。他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1980年代的中国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城镇劳动力大多由组织分配就业,失业的情况很少。

1980年代初期的劳动力市场,一部分有就业需求的城镇无业青年以“待业”的状态出现在劳动机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