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借道ETF套现

在国有股流通受限的情况下,ETF等金融工具可以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到国企改革中。

“基金公司本来就需要发指数基金,上市公司股东又有(减持)需求,大家在一个时间点凑上了”。

上交所与深交所在近期规范中只强调,上市公司股东以股份认购ETF不属于变相减持行为,但没有明确超额换购是否合规。

发自:上海

责任编辑:冯叶 助理编辑 温翠玲

2019年以来,国企通过ETF减持动作凶猛。中国石油等大块头相继换购ETF,虽然避免了直接在二级市场减持,但这些股票的股价仍然走势低迷,中石油甚至创下历史新低。 (IC photo/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11月21日《南方周末》)

在国有股流通受限的情况下,ETF等金融工具可以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到国企改革中。

“基金公司本来就需要发指数基金,上市公司股东又有(减持)需求,大家在一个时间点凑上了”。

上交所与深交所在近期规范中只强调,上市公司股东以股份认购ETF不属于变相减持行为,但没有明确超额换购是否合规。

2019年11月13日,上交所、深交所双双发布“规范ETF股票认购行为”的公告。

ETF(Exchange Traded Fund)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是一种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额可变的开放式基金。

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ETF与投资一只股票最大的区别在于,买入ETF就相当于买入一个指数投资组合,例如买入上证50ETF,就等于买入上证50只绩优股票,可以达到分散风险的效果。

之所以引发交易所关注,是因为近期资本市场有声音不断质疑,上市公司股东尤其是国企股东认购ETF份额有变相减持套现的问题。

2019年以来,国企通过ETF减持动作凶猛。中国石油(601857.SH)、中国建筑(601668.SH)以及中国交建(601800.SH)等大块头相继换购ETF,虽然避免了直接在二级市场减持,但这些股票的股价仍然走势低迷,中石油甚至创下历史新低。

金融风暴的启示

ETF原本是资本市场的一个创新型投资工具,中国资本市场对ETF的引进最早可以追溯至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

彼时国际游资狙击港币,恒生指数急剧下跌,香港特区政府委托外汇基金投资公司耗资近1200亿港元吸纳蓝筹股“救市”,最终成功击退投机者。但随后这些股票的“善后”成了问题。

“这些股票在当时被叫做‘官股’。”在香港有二十多年投资经验的查力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官股是由政府官方持有的股票,但香港信奉自由经济,官股不但有碍股票的正常流通,还会影响到市场的信誉。

解决方法是,由外汇基金投资公司委托美国道富集团,于1999年11月发行了盈富基金(ETF),外汇基金投资公司将手中的成分股出售给盈富基金,而投资者通过认购盈富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中一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