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后人重诉唐弢后人 追索遗散手稿

2019年年末,周吉宜向媒体宣称,周作人后人与唐弢后人纠纷案终审将很快重启。两大作家后人之间延续七年的官司,似乎快到剧终。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雨僧

周吉宜 图/本刊记者 姜晓明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2020年第3期)

2012年5月12日,在北京举办的嘉德2012春季拍卖会上,《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手稿拍出184万的高价。周吉宜尝试了各种途径,最终只能眼看着周作人手稿易主。

2019年年末,周吉宜向媒体宣称,周作人后人与唐弢后人纠纷案终审将很快重启。两大作家后人之间延续七年的官司,似乎快到剧终。

2012年,周作人之孙周吉宜发现拍卖场公开拍卖一份周氏手稿,质疑其来源,连续发起多次诉讼,要求确定手稿权属,希望将其索回。七年过去,开庭多次,周家一直难求胜诉。

质疑周作人手稿被拍卖

2012年5月1日,周吉宜在《文汇读书周报》看到一则消息称,一份由周作人撰写、鲁迅批校的《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手稿,将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下称“嘉德公司”)“唐弢珍藏”专场拍卖。

遗失数十年的周作人手稿重现,周吉宜在有些激动的同时,也满腹狐疑。他十几岁时见过这份手稿,印象深刻。那是1960年代,有一天,他在周作人书房里玩,看到祖父和父亲周丰一正在聊这份手稿,好奇,拿过来翻了一遍。

1918年4月19日,周作人在北京大学国文研究所小说科发表题为《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的演讲稿(全文之后刊发于《新青年》第5卷第1号),介绍了日本小说新动向,以及批判中国当时旧形式、旧思想的“鸳鸯蝴蝶体”等小说,对国内近现代文学研究影响较大。手稿内有多处批校修改,周作人在末页记道:“此稿经过鲁迅修改,文中添注涂改的字,都是他的手笔(也有几个例外)。”

“‘文革’前我见过祖父所有的东西,后来都被红卫兵抄走了。‘文革’后退回了一部分东西,认领时我都参与了,没有这份手稿。”此番见到祖父手稿成为“唐弢珍藏”,他不禁质疑其来源。

他的第一反应是,这份手稿是在“文革”查抄时流失的。按国家相关政策,应该归还周家,而不应由他人送到市场拍卖。过去数十年,大量周作人手稿都是这样遗失的。

第二天,他打电话联系了嘉德公司,希望后者提供手稿的合法来源,立即撤拍或停拍,因为涉拍手稿疑似为“抄家后未归还物品”,物权应归周家后人所有。嘉德公司让他提供当时的查抄清单或其他证据材料。

他拿不出来,说:“当时三间房子的东西全被拉走,哪有清单?”周作人研究专家止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周作人家被抄是事实,但是被抄走的东西是没法证明的,如果当时没有没收收条的话。”

几天后,他再次找到嘉德公司要求撤拍,未果。他随后委托律师给嘉德发律师函,重申诉求,称拍卖行为侵权。嘉德回应:“不能仅凭异议人提出异议,却没有任何证据材料的情况下,就否认该拍品委托人对其享有的所有权,而予以撤拍。”对于拍卖行为是否合法,嘉德则称:“不会仅以‘原作者’来判断是否为合法委托人。”

周吉宜随后报警,希望达到中止拍卖的目的,但警方没有立案。他又找到拍卖行的主管单位商务部求助,请求制止这次拍卖,依旧没有结果。

此次“唐弢珍藏”专场拍卖会上,同时被质疑来源非法的,还有沈尹默写的《忆鲁迅》手稿。沈尹默之孙沈长庆称,这份手稿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穗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