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塘鹦哥嘴,铭记百年康藏变革

有人说,近代康巴藏区的历史大书里,有半部是在巴塘写的。清末边官赵尔丰在藏区实行改土归流,就是从巴塘“开刀”的;而弥漫血腥气息的“改土归流”,从巴塘鹦哥嘴石刻群得到珍贵的实物印证。

责任编辑:杨嘉敏

川西巴塘县城东郊三公里处的鹦哥嘴岩壁上,镌刻着六个篮球般大的字:“凤都护殉节处”。都护为官名,即“总监护”之意。

“凤都护殉节处”石刻铭刻清朝钦差大臣凤全被杀往事。(贵哥/图)

六字石刻,铭记着康巴藏区一件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一名叫凤全的清朝钦差大臣,在鹦哥嘴被当地藏民设伏诛杀。

凤全的死,直接导致赵尔丰在巴塘大开杀戒,进而在藏区全面推行改土归流,轰动全国。刀剑为锄,也为以后西康建省、将康区藏区牢牢纳入中央政府管理,奠定了铁血基础。

硝烟枪炮声早已被峡谷烈风吹散,在时光之手的搓揉中幻化成民族融合的乐章。蓝天之下,巴曲河迤逦远去,我的目光追逐着那段传奇历史。

格聂神山半山腰的藏寨。 (贵哥/图)

历史上的官商大道

巴塘,地理位置极为特殊。她像个娇俏小姑娘,被川、藏、滇三个汉子争相拥入,高原精灵噘嘴儿一笑:谁都不给——她静卧于三地交界处横断山北端的深闺里,枕着金沙江涛声,娴静地看着南来北往的人群,听着南腔北调的口音。

鹦哥嘴,拥踞巴塘历史上最重要的进出驿道,它位于巴塘县城东南三公里处的东隆山脚下,因山地形状若鹦鹉之嘴而得名。远眺,东隆山与喇嘛多吉山隔着巴曲河相望,高山峡谷,地势险要,自古是进出巴塘的交通要隘。直到1958年9月川藏公路巴塘段通车,鹦哥嘴才结束了历史使命。

从理塘到巴塘的老路特别难走。 (贵哥/图)

如今的鹦哥嘴不算景区,到此一游者仅从石刻群,很难看出背后的东西。

我们来到鹦哥嘴时正是初秋,河谷两岸坡地的青稞熟了,远远望去,几个光着上身的汉子把收割来的青稞铺在晒谷场上,开着手扶拖拉机来回践踏,麦粒儿嘎吱嘎吱蹦飞脱出来。女人用六齿叉来回划拉,让麦粒儿在阳光里晾晒。青稞也叫裸大麦、米大麦,是大麦的一种特殊类型。农舍下方的河滩上长着四五株柽柳,枝条细柔,姿态婆娑。柽柳吸着水气慢悠悠活得很长,有的可达百年以上,或许它们还在稚嫩出土时,就被那场伏击战的枪炮声纷扰得直哆嗦。

鹦哥嘴河滩上的柽柳,风景柔美。 (贵哥/图)

“凤都护殉节处”石刻,距巴曲河约三十米高,为清光绪时期川边学务总办吴嘉谟题写,它是鹦哥嘴石刻群最富历史深意的实物遗迹。那天中午,我们小心翼翼地走过一段人迹罕至的石径,石径草灰蛇线般蜿蜒于荆棘草丛,不远处长满绿幽幽的枸杞,枸杞枝条儿细弱,或弯曲或俯垂,这种不动声色的多刺植物,让前面几位穿裙子的女士走得磕磕碰碰。

鹦哥嘴半山腰,被经幡遮掩的岩壁上,赫然出现“凤都护殉节处”六个大字。笔锋遒劲有力,勾连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梁淑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