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凡尔赛文学:是炫耀还是自我否定?

包装如此精巧,真实状况却无从得知。这样看来,反而是那些自己掏钱拼单住豪华酒店、买奢侈品的假名媛们,表现得更“真诚”一些,至少她们展示的那些东西是真的。

责任编辑:邢人俨

凡尔赛文学成为热搜话题后,被视为拜金主义代表作的《小时代》重回网友视野。图为电影《小时代》剧照(2013) (资料图/图)

三个多月前,我为了做凡尔赛文学的报道第一次接触豆瓣“凡尔赛学研习小组”时,这个小组只有两万多人,更像是因共同的话题联结起来的网络社群,尽管内容不乏猎奇之处,但凡学在那时还称不上流行。如今,小组有四万多人,凡学多次登上热搜,它正变得和当初“中外合资”“文体两开花”的“六学”一样,进入流行词语范畴里,被大众模仿并迅速成为谈资。

很多人惊奇地发现,一个词已经可以勾勒、概述某个群体的面貌,甚至成为某种指代。凡尔赛文学源自网友在社交平台上不经意炫耀物质生活的优越感,但这些网络文案在互联网上发酵、被解构,进而带有反讽、黑色幽默的意味。

比如,此次令“凡学”一词出圈的微博网友“蒙淇淇77”如此写道:“突然觉得他太省了,重要场合穿10多万的KITON高定,平时上班也就3万多的ZEGNA山羊绒桑蚕丝西装,皮包万年不变的ARMANI,皮鞋D&G。”

这是一个标准的凡尔赛文案,充斥着消费主义符号,符合凡学创始人小奶球所说的“明贬暗褒”的技术特色。

在社交平台发一张与豪车的合影,显然已不符合当下潮流,赤裸裸的炫富只会引人反感,并且具有未知的风险性,但轻轻感叹一句“家里的车库太小了,买了车也不知道停在哪里”,配上故意打码的豪车方向盘图片,反而激发出观看者更大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梁淑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