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世界问题,提出中国公益方案

许多人说2008年是中国的公益元年,这个说法有待商榷。事实上,只要是人,都有做慈善的本心。

无论是儒家的仁爱还是佛家的福报,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始终流淌着慈善的基因。近代之后,西方文明传入了中国,慈善很早就在中华文明的土壤中种下了种子。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秘书长吕全斌。

中国公益的基本脉络:从小众行业到社会治理单元

1949年之后,由于意识形态竞争,国内一度把慈善当作伪善。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民间慈善也一并被国家吸纳。

改革开放以后,从政府精英到知识分子,各个主体又重新参与到中国的慈善事业中。

这是中国慈善发展的基本脉络。

新中国成立之后,一些标志性事件的发生极大地推动了现代慈善和公益在中国的发展。

1978年,改革开放打破了绝对平等的现状,政府用“先富带动后富”的方式实现共同富裕,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1981年,中国第一家基金会成立;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举办,促发了民间慈善在中国的产生。

2004年,国家颁布《基金会管理条例》,财富人士、企业家可以有机会举办自己的公益事业主体——基金会。

2008年,汶川大地震让普通民众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之中。

2015年,腾讯基金会举办“99公益日”,极大地拓宽了互联网和普通人做公益的渠道和通道。

2016年,慈善法颁布,加快了国内慈善法治化的进程。

随着慈善法的颁布,中国正式进入了慈善时代。社会组织陆续参与“一带一路”、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社会与国家开始互相塑造。

原来的公益可能只是一个小范围、小群体的事件,有一套自己的运行规则。但现在它已经能够在国家战略层面发挥作用。

如今,公益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一个单元。“公益市场化”“社会企业”等新思潮的出现,让全社会重新思考公益作为一个行业的独特价值,使其能与社会上的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和对话。

国家和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公益行业对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对慈善事业的更高定位。该建议提出公益需要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要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

无论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还是今年的新冠疫情,都有大量志愿者、社区、社会基金会积极参与。他们在重大突发事件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在这些重大的突发事件中,社会与政府意识到有这样一种积极的力量,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目前,公益行业迎来了迅速发展的阶段。

在中国做公益的组织有三种法定形式: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和社会机构。

从中国社会组织数量图中可以看出,2008年中国的公益组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基金会从几百家增长到了如今的几千家。另外,中国社会捐赠的总量不断上升,其中包含资金、物资等。由于2017年药品调价,2018年的数据看似下降,实际上仍是在不断上升的。

中国公益的未来发展:从“精英体制”走向“全民化、国际化”

从1980年代开始,一些政治精英离开体制,创办中国福利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官方基金会。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参与,公益事业不断扩大,各种各样的主体、各种各样的思潮、各种各样的方法论进入慈善领域,不断推动慈善行业的发展。

在公益事业不断扩大的同时,慈善行业也面临一些基本问题。目前,行业对于公益的基本规律、价值、理念以及方法论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共识,因此也面临着离散化甚至碎片化的可能性。

曾经,人们认为做公益就意味着没有收入。而现在,公益已经成为了所有人都在谈论的话题,公益已经成为社会整合的重要渠道和通道。

但理念与实践总是相距甚远。这些年网络上也常常出现诈捐、骗捐等慈善丑闻事件。

早期,有许多国外的基金会与公益组织来协助国内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随着国内公益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公益人也需要在传统文化中寻找国内的慈善基因,从行动中梳理本土的公益慈善战略。

除此之外,国内公益人需要寻找一套新的话语范式,以阐释国内公益的路径、规律与方法论。  

2017年,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十九大提出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正是社会组织发展事业的重要场域,其中包括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都让社会组织有了更多参与的可能性。

从前,公益行业是不被人看好的职业,而如今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选择进入公益领域,从事公益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在新的国际格局中,公益组织又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第一,从原来的小众行业走向战略公益。公益组织需要和国家的战略融合,成为社会治理的一个单元。早前,互联网、公众人物等对公益并不那么关注,但如今大家都在从事公益。公益需要成为所有人都乐于谈论的话题,要让所有人都触手可及。

第二,依法治善。近年来,公益领域的法律规定不断完善,行业发展不再是野蛮生长的状态。不论是公益组织还是政府部门都更加注重在法治的前提下从事慈善工作。

第三,边界扩展。公益需要突破原来的小圈子、精英化的范式。行业的未来可能是全民公益、社区公益、社群公益,需要动员更多的社会参与。

第四,专业创新。虽然大部分人从事公益事业都是从朴素的慈善动因出发,但要真正做好公益,专业的方法论必不可少。公益行业的实践需要专业创新。

从过去到未来,国内公益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民间化”的过程。

过去国内从事慈善的主体基本是体制和精英,其功能主要是弥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帮扶一些弱势人群,实行社会救助,这也是公益初始的价值和特点。

如今随着多方面的社会参与,公益慢慢民间化。大量公共社会服务正满足各种各样的社会需求,最终形成了国内八十万机构,近千万从业者,一千多亿捐赠的行业生态。

未来,随着国家不断发展,随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国内的公益应当走向全民化、国际化。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下,在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时,中国也应当提出自己的公益方案。

 (赵嫣根据嘉宾现场演讲内容整理)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