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参与精准脱贫观察报告(2015-2020):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是脱贫最有效手段

2020年11月23日,贵州宣布最后9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人民政府就一直高度重视扶贫开发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将扶贫开发纳入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2012年底至今8年时间,年均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提前十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无贫困”目标,为世界范围内消除贫困、实现和平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百强企业积极投身扶贫,呈现七大扶贫特征

中国波澜壮阔的消贫实践,是由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人群的奋斗汇成的缤纷画卷。其中,企业的扶贫实践是画卷中最为靓丽的风景线之一。为了解头部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战的情况,我们分别从《财富》世界500强和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各选取国企50强和民企50强,研究形成百强企业的扶贫七大特征。

企业扶贫成效显著,涌现出大量扶贫创新模式

研究发现,大批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创新、高效参与扶贫开发,将参与扶贫开发与企业核心资源要素、贫困地区发展需求三者相结合,涌现出大量的扶贫创新模式。

首先,多元主体广泛参与。企业参与扶贫开发是中国政府精准扶贫不可或缺的、有益的补充。在中国脱贫攻坚战场上,国有企业肩负起了脱贫攻坚的历史责任,成为扶贫“主力军”,参与扶贫领域点多面广。以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中央企业为例,97家中央企业承担了42%的国家贫困县帮扶工作,2016年以来,央企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超960亿元,派出各类扶贫干部1万余名。民营企业是扶贫的“生力军”,从“光彩事业”到“万企帮万村”,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灵活、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构建了民企精准扶贫的创新模式。截至2020年6月底,约11万家民企参与“万企帮万村”扶贫行动,精准帮扶超12万个村,共带动和惠及15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外资企业也积极响应中国政府脱贫攻坚号召,是中国扶贫的重要补充。根据中国扶贫基金会资料,他们与外资企业合作的扶贫项目惠及一百多个县近70万人次。

其次,多个领域全面开花。在面对“怎么扶”问题上,企业瞄准贫困地区的需求、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因地制宜,在多个领域实施多样化的扶贫手段和方式,涵盖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消费扶贫等扶贫领域,为打通脱贫“最后一公里”开出了破题药方。以中央企业为例,2016年以来援建产业扶贫项目超8000个,帮助十多万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搭建中央企业消费扶贫电商平台,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帮助销售三十多亿元;同时,通过援建学校、医院等解决民生问题。

最后,多种经验不断沉淀。企业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发挥独特的优势和资源,因地制宜,把“精准扶贫”与当地特色、企业优势结合起来,积累了不少卓有成效的扶贫经验。例如,企业通过产业扶贫模式介入,将企业的优势资源与贫困地区需求对接,在激活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的同时,也为企业的业务拓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实现了企业、贫困地区和政府多赢。

巩固精准脱贫成果,高起点参与乡村振兴战略

2020年之后,相对贫困将取代绝对贫困成为贫困的表现形态,对于巩固精准脱贫成果、连接乡村振兴战略仍面临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如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市场风险、乡村基层治理能力较弱、支出型贫困带来的财政兜底的可持续性弱等。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这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也为企业家提供了新的舞台。首先,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乡村振兴政策文件,这在宏观层面上为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契机。其次,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方针”为企业发展带来莫大的市场机遇。例如,产业兴旺方面,要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求农业企业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这意味着企业在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等方面有着无限的市场机会。

因此,在新的扶贫阶段和经济新常态下,广大企业应继续展现担当精神,高起点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在贫困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第一,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以党建带动组织振兴,实现组织振兴与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的同频共振。第二,将乡村产业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利用企业的专业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不仅帮助贫困民众融入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也将企业无偿援助改变为企业合理利用乡村资源要素,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第三,生态振兴建设美丽乡村,通过一手抓生态经济、一手抓污染治理,把贫困地区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第四,跨界合作汇聚振兴力量,通过构建企业、政府、社会组织等多方联建机制,凝聚扶贫力量、减少重复投入、提高扶贫成效。最后,需加强经验总结讲好振兴故事,通过总结提炼将相关工作经验上升为乡村振兴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不仅能为企业系统、高效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提供行之有效的工具和指导;还可以加强经验交流,加大传播力度,提升企业与社会沟通的品牌建设能力。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