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叙事中找寻多元理解

“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之间对彼此国家的了解差别很大,这一点在他们的论文里边表现得非常突出。这些中国学生、美国学生都是二十来岁,他们是两个国家的未来,所以我想我们应该做的更多工作是还原史实,呈现一种大的图景给他们,让大家明白以前发生过什么。”

(本文首发于2021年2月25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刘悠翔

1895年左右,美国石泉镇华人祭祖,周围很多美国人好奇围观。 (受访者供图/图)

1784年2月22日,一艘载着价值12万美元货物,包括人参、毛皮、羽纱、胡椒、棉花等的美国货船于纽约起航,经过大西洋,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历经六个多月,于8月28日抵达它的目的地——中国广州。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中国皇后号”,它开启了中美贸易的航路。

随同“中国皇后号”一同抵达的美国人山茂召写信将此行感悟告知华盛顿:“虽然这是第一艘到中国的美国船,但中国人对我们却非常宽厚。最初,他们并不能分清我们和英国人的区别,把我们称为新公民,但当我们拿美国地图向他们展示,说明我们的人口增长和疆域扩张的情况时,商人们对于我们拥有如此之大可供中华帝国商品销售的市场,感到十分高兴。”

1785年5月11日,“中国皇后号”返航纽约,载着中国的货物回美国贩卖,赚取了37727美元,利润率达25%。首次中美贸易的成功作出了良好示范,随后“华盛顿夫人号”“哥伦比亚号”“马萨诸塞号”等商船纷纷来往于中美之间。“中国皇后号”承载着美国人对财富的渴望与对中国文明的幻想,但一百多年之后,被美国人称为“中华帝国”的清王朝却轰然倒塌。

美国特拉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王元崇将这段历史讲述给自己的学生,但美国的学生们一片茫然。王元崇提及,美国基础教育各地各校采用不同的教科书,但通病是忽略对华交往的历史。2016年,在全球人文学科专业、社会科学专业注册人数下降的背景下,特拉华大学鼓励教师们开设新课,王元崇因此开设了“中美关系史”课程。

选课的学生多为大四的美国学生。“他们不知道美国的鸦片贸易,不知道八国联军侵华里有美国,不知道有《中美望厦条约》,更不知道鸦片战争后中国派往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的第一位全权外交公使是一个美国人。这些年轻人中无一人听说过上海公共租界、庚款留美学生,或是那个叫做司徒雷登的美国驻华大使,并且除了毛泽东主席之外也说不上1949年以后其他中国领导人的名字。”

王元崇后来将部分授课讲义与研究中的历史故事写成文章,以“中美浮梦录”为题陆续在专栏上发表,后集结成著作《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以下简称《中美相遇》)于2021年1月出版。《中美相遇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