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开发马桥文化:

马桥文化中多元文化掺杂的现象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来自中原的青铜文化、山东的岳石文化、本地良渚文化和闽北浙南地区的肩头弄文化,组成了一个众多谱系脉络的文化结构。

(本文首发于2021年3月18日《南方周末》)

发自:上海

责任编辑:刘悠翔

1994年马桥遗址的发掘现场。 (ICphoto/图)

第一次在博物馆见到鸭形壶的实物时,上海市闵行区政协主席祝学军大为惊讶,其优美的造型与精美的云雷纹远超他的预期。

鸭形壶是马桥文化特有的器形。器体的一侧凸起上翘,形似鸭子丰润的尾部,所以考古学家形象地称之为鸭形壶。

那是2016年祝学军在上海市闵行区博物馆与马桥文化的一次偶遇,从那时候开始,他就特别关注上海地区的这一史前考古学文化的保护与普及。

迄今为止,长江下游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获得学术界公认并命名的共有六个,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分别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钱山漾文化和马桥文化。其中崧泽文化、广富林文化和马桥文化都是以上海地名命名的。距今约3700年至3200年之间的马桥文化,是该地区新石器文化的“绝响”。公元前11世纪之后,青铜时代的吴越文化渐渐成为主流。

1960年代,马桥遗址的发掘是上海地区第一次科学的考古发掘,曾轰动一时。如今的马桥文化展示馆就位于上海闵行区马桥镇马桥古文化遗址公园内。公园四周被工厂包围,独留此处一小块静谧的绿地。

随着此后崧泽文化和广富林文化的出土,作为“上海第一次考古发掘”的马桥文化由于在年代上更加靠后而淡出大众认知。

2014年,总用地达1.3万平方米的上海市青浦区崧泽遗址博物馆开放,这座历时3年建设的博物馆首次向公众复原了“上海第一人”“上海第一村”等考古成果。而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广富林考古遗址则走上了一条文旅融合之路。在广富林遗址公园内,文化展示馆设置在水下,形成了一座奇妙的“水下博物馆”。

相比之下,马桥文化的保护与普及显得非常不足,现有的马桥文化展示馆仅仅是马桥镇的下辖单位。2020年,祝学军与沈永铭、李红珍等政协委员共同就马桥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提出了上海市第1020号政协提案。在提案中,他们呼吁“在马桥文化遗址发掘地——马桥建一个真正的遗址公园和考古研究中心,以反映马桥遗址的真正面貌”。

因“大跃进”发现的遗址

马桥文化是第一个以上海考古遗址发现来命名的考古学文化。

“考古学文化”的概念最早由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V.G.Childe)1929年在《史前时代的多瑙河》里提出:“我们发现一定形态的遗存——容器、工具、装饰品、葬制、房屋结构——经常出现在一起,这种特征有规律地连在一起的复合体,我们应名之为一个文化群或一个文化。”当考古学家们辨认出了出土的器物与此前任何一种已知考古学文化都不一样的时候,他们便认为它们属于一种新发现的考古学文化。

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科学的思潮涌入中国,考古学也被引入中国,并成为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手段。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遗址的发掘,被视为中国考古学诞生的标志。当时的中国考古工作地点集中于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在中国考古学萌芽的前十年中,南方地区几乎不在学者们的视野之内。

上海地区的考古工作就开展得更晚。1952年12月,上海博物馆开馆,原民国时期上海博物馆的馆长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汪亚纯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