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跳过根基直奔枝蔓是大忌

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是成体系的、分阶段的,可以加快学习进度,但不能跳过其中的基础部分

责任编辑:陈斌

我们生活在21世纪,在我眼里,教师与学生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社会上的教育机构尤其应该明确自己服务者的角色。(东方IC/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8月23日《南方周末》)

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其实和数学一样,是成体系的、分阶段的,可以加快学习进度,但不能跳过其中的基础部分

女儿小学六年级时,某机构的一次语文课上,我看到老师讲解海子的《抱着白虎走过海洋》,并让孩子们朗读,当时我很不以为然。同样作为文科的老师,我时常提醒自己讲课内容要严格对应教学目标,不要渗透自己的偏好。海子这首“白虎”并非他的代表作,即使代表作如《亚洲铜》《祖国》甚至《太阳》七部书,是否适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让孩子阅读,也值得商榷。

或许那位老师自己很喜欢“白虎”一诗,以及很多非经典的、冷门的作品,这种喜欢,我能够理解——文科生徜徉书海,往往能发现前人未注意的佳句佳篇,于是有了分享这些文本的热情,既怕古人美文继续被埋没,也是要他人感受自己披沙拣金、发现文学珍宝的快乐。但这种分享可以是朋友之间的,前提是双方学识对等,不可以在师生间分享。一个古诗词积累都非常有限的小学生,有没有阅读现代汉语诗歌的紧迫性?要不要绕过《再别康桥》《致橡树》等现代汉诗经典去读冷门作品?

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其实和数学一样,是成体系的、分阶段的,可以加快学习进度,但不能跳过其中的基础部分。比如我花了很多时间研究清代诗歌,从来不向自己女儿介绍这些知识。清诗佳作非常多,可是为了提高一个小学生的文学修养,没有必要让TA读清诗,清诗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地位没有那么重要。唐诗都不了解就去读清诗,那么杜甫、李商隐等对清代诗人的影响就完全看不出来,因为无知,会把清人对唐人的传承看作创新。所以,给孩子选择文学作品一定要慎重,不能跳过根基直奔枝蔓。

除了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一个终生受益之处是孔子所说“兴观群怨”的“群”,与他人有话题、有认同。读了冷门作家作品的孩子,与人交谈就要先介绍自己看的这个作家作品,可能还要为其文学史地位辩护几句,因为欣赏对象的冷僻,与主流审美趣味有可能产生冲突,执着下去,或许搞得孤芳自赏、愤世嫉俗。

为什么不直接从经典读起呢?大家谈论经典,并不意味着反复发表陈旧的观点。例如《诗经》,两千年来一直有新的考据与解读。孔子认为读《诗经》可以多识草木鸟兽虫鱼之名,现在就有建立在现代植物学知识上的图文版诗经,让读者了解诗经吟诵的植物究竟长什么样,传统与现代水乳交融。又如唐诗中的话题众多,仅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及王维、岑参、杜甫的和诗,千载以下人们纷纷品评四诗的优劣,也没有定论。经典文本的内容本身就有着丰富性与歧义性,大家一起读,观点往往不是趋同而是发散的,不会因为同读一本书而淹没了个性,这是既与主流趣味相和谐同时又保护个性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师把个人极端的趣味与偏好加进课程中,说得严重一些,这是很不专业的表现。现代的教师是为社会服务的,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而不是古代的孔子、佛陀一类的精神导师。我们生活在21世纪,在我眼里,教师与学生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社会上的教育机构尤其应该明确自己服务者的角色。教师要按照教纲或家长认可的目标培养孩子,而不是致力于把孩子变成像自己一样的人。人人都想获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同,甚至有人觉得自己平生所学非常重要、觉得自己的趣味高过别人,这种心态很常见,但不能从这个心态出发来从事教学工作。你的学问与趣味如果真的很行,应该寻求同行与学术共同体的认可。

2021 年,南方周末打造大型阅读推广公益行动“阅读新火种”,推出面向青少年、中学教师群体的多元化阅读推广举措。现设立“语你共进”专区,特邀请全国语文教育工作者参与共读、共研、共学活动,一起让阅读流行起来。

欢迎广大语文教师分享你们的订报故事、教学感悟或阅读写作经验,将文稿以附件形式发送到邮箱 nfzmread@126.com,邮件正文明确标注署名、手机、身份。我们将择优在《南方周末》全媒体渠道发表,并为入选者赠送精美文创礼品。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