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刘悠翔:低质量阅读会增加你的各种焦虑

2021年南方周末“阅读新火种”公益行动,《南方周末》文化副刊新闻部资深编辑刘悠翔采访实录。

2021年,南方周末报社着力打造“阅读新火种”公益行动,旨在立足机构媒体的优势,整合多方优质资源,推出面向青少年、教师群体的多元化阅读推广举措,让阅读流行起来。

以“为什么阅读”为话题,《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多位记者与编辑分享了他们的阅读故事及感悟。

以下为对《南方周末》文化副刊新闻部资深编辑刘悠翔的采访选录:

问:在你的工作当中需要海量的阅读,有没有什么关于阅读的方法论,可以让你快速地接触到信息?

刘悠翔:功利性阅读其实是很简单的,你有一个主题,你就奔着一个主题去。比如我以前写过一篇关公的文章,我去图书馆的时候,我先通过关于“关公”关键词来检索,把所有相关书籍的索书号先抄下来,然后我就挨个去看,看的时候我有特定的目的,阅读的效率就会很高。而休闲阅读,它其实是收获是什么就是什么。

问:你大部分时间需要出差,阅读时间会受到挤压吗?

刘悠翔:严格上也不叫挤压。我去公共图书馆采访,我是跟一群每天在读书的人聊天,我觉得这还是值得我放下一些阅读的时间去做的事情。我有一次打车,跟的哥聊到“运动”这个话题,他说了6个字,“谁运动谁受益”,让我印象特别深。套用阅读也是一样,“谁阅读谁受益”。这个好处是对自己的,它完全是你个体的选择。

问:阅读给你带来哪些好处?

刘悠翔:从身心健康简单来讲的话,首先“身”你要有比较好的体力才能读。尤其是在写一篇稿子的时候,通常我要搜集几十本书,并且要在比较短期的时间内把它给读掉。我概括这叫“自杀式”阅读,就是往死里读,把自己的体能消耗到极限,因为你要快速地消化和吸收这些东西。所以“身”就是当你要长期胜任这样的阅读的话,你的身体就会好,或者说你要督促自己再去做一些运动,让自己的身体变好。

“心”的话也分直接和间接的。这几年我有关注一些心理方面的书,间接而言当你平时所看这个世界比较大的时候,你就不容易被个人的问题所困扰。

问:“阅读新火种”活动的主题是“让阅读流行起来”,从你的个人观察来看,阅读是否流行?

刘悠翔:我觉得阅读还是有一定流行的趋势。你看到在古代的话,文盲的比例可能是占95%以上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在1950年代我们的扫盲运动持续了几年,现在中国的文盲比例是低的。大家识字了,而识字是阅读的一个基础,所以你现代跟古代比,能够阅读的人变多了,就可以说它流行的一个人口基数变大了。

但是再往深处来讲,我觉得如果是最广义的阅读的话,那它一定是更流行了。因为如果把所有在手机上看的东西,都把它定义为阅读,现在的阅读肯定是“全民阅读”。不过它可能还是存在“质”的问题,数量已经不是我们追求的事情,所以要具体去甄别哪些是有质量的阅读,哪些可能是低质量的阅读。

问:如果想要提高阅读的质量,你有哪些建议?

刘悠翔:首先要意识到低质量阅读的危害。它一方面可能对你的大脑结构产生影响,另外它会增加你的各种焦虑——我指的是在社交网络上的低质量阅读。 

我推荐一个纪录片叫《智能陷阱》,这个片子讲社交网络提供给你的内容是按照算法提供的。而它揭示这个算法的背后,其实是在利用人的焦虑心理、虚荣心理,所以它推荐的内容跟你最开始想读的、你的阅读初衷是有分歧的。如果你真正想读东西,你要去认真读一本书,就把手机调成免打扰模式,好好地看半个小时一个小时。

当你减少使用社交网络频率的时候,你个人的需要就会慢慢浮现出来。如果每天泡在朋友圈、微博中,其实你大部分时间是在一个“跟随”或者“盲从”的状态,什么东西热、什么大家都在转,然后你去关心。实际上每个人都有他的特殊性,你在这个阶段,你所关心的一些特定话题可能是别人不感兴趣的,但是它的重要性在你这里可能占90%以上。只有你慢慢地降低这种不必要的社交网络的关联,你个人的这些需求才会冒出来。

问:你对于青少年阅读有什么建议?

刘悠翔:要有长远的眼光和耐心,要多读课外书,不要在意一时的语文成绩波动。教育的目的不是让你哪一天结束教育,而是把你培养成一个终身的学习者。

--------

2021年4月起,南方周末报社将向全国2万名中学语文教师赠阅为期一年的《南方周末》纸质报纸,以及计划举办进中学校园、开展公益教师训练营等线下活动。欢迎进入“语你共进”专区了解更多:http://www.infzm.com/content/203395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