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院士汤涛:不要只激励老师做科研,要看是否培养出了好学生

我真正觉得数学有意思,是引入笛卡尔的坐标系以后。换句话说,所有以前看起来很怪的东西,都可以用数字描述出来。

我们把很多好苗子,送到清华,送到北大,学生来了以后却没有那么多有激情的老师去教他们。

如果一个学生在数学方面特别有天赋,特别有兴趣,那他语言上差一点也可以,要允许学生有一定的偏科。

责任编辑:吴筱羽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汤涛。 (受访者供图/图)

“评判教育的好坏要看中学、大学培养的学生在毕业20年后能走多远。”在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博览会(下称“教博会”)的筹备发布会上,提到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时,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汤涛,分享了他的教育理念,“大家都在讲创新驱动,但教育也需要兴趣驱动”。

2017年,时任南方科技大学科研副校长的汤涛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近四十年学术生涯中,汤涛专注于计算数学,也对教育持续保持关注。1998年至今,他先后供职于香港浸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汤涛常说“数学是美的艺术”。在香港浸会大学任教时,他和同事们办了一本数学科普期刊《数学文化》,通过数学故事、科普文章,引导大学生发现数学之美。

近日,汤涛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专访,谈论数学、人才培养,甚至GPA(绩点)等话题。 

数学学习是很美的

南方周末:你曾说,在北京九中的教育经历对你影响很大,你对数学的兴趣是在高中阶段培养起来的吗?

汤涛:对,那时高中只上两年,但对我的影响非常大。1977年,我上初三,全国开始恢复高考,在此之前也没有学太多东西。我真正学到很多数学知识并且对数学感兴趣,是从高中开始的。

对学习产生兴趣了,自己就会看小说、看报纸。到了高考,我的语文分数很高,我觉得和我看报纸是有关系的,数学也是一样的道理。现在的教育有一点不太好,学生老是刷题,就像打球的时候,运动员不开动脑筋想为什么这样打,只是机械地练同一个动作。实际上,学生要能在学习中想到比机械性重复更好的方法,这比不断刷题有意义多了。

南方周末:起初是喜欢看报纸,后来怎么又会对数学感兴趣了?

汤涛:数学学习是一件很美的事。我真正觉得数学有意思,是引入笛卡尔的坐标系以后。以前了解的古典几何,是比较就事论事和呆板的,但笛卡尔的坐标系把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汪亚纯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