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碳中和丨三藏科技童甫:大气污染监测数字化,激活企业自发环保意识

三藏科技董事长兼CEO童甫认为,通过源头降碳及制度化、数字化监测,倒逼总量结构减排,进而推动能源结构变化、产业结构变化、交通结构变化,进而影响未来的环境治理。

经历过雾霾的童甫,对大气污染有着骨子里的“狠厉”。

这位毕业于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的“对口生”,创办这家以监测大气污染为主业的公司,原因不仅仅是经历,还有“专业驱动”。

当然仅仅以“监测”定位这家公司显然不够严谨,在三藏科技的官网上,一串醒目的问题时刻提醒他和他们的角色:

“致力于成为中国环境监测数字化的核心平台和环保政策的重要决策支持工具”。

“公众不知道的事”

“啥是VOCs?”有网友提问。

在一众社交媒体上搜索“VOCs”“挥发性有机物”等词语,浏览数量相对较多的话题也仅有十几万,这同9.89亿网民(CNNIC《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的体量相比,几乎微不足道。

VOCs与生活息息相关”,童甫认为目前VOCs公众普及程度还不够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意识到它的严重性。

据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科普文章显示,VOCs是近地表臭氧污染的帮凶,企业、交通、生活排放出的挥发性物质(VOCs)和氮氧化物(NOx),它们会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臭氧污染。

当检索的内容从VOCs变成臭氧,社交媒体的搜索量和科普文章数量有了较大提高,但数据不容乐观,点赞和评论大都以百计数。

为何臭氧被称为万里晴空的“隐形杀手”?臭氧污染跟普通公众的生活究竟有什么关系?

载于《世界环境》的《环境中的危害与防治浅析》一文中指出,大气污染不仅仅是沙尘暴和雾霾等问题造成的污染,臭氧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以高浓度臭氧为特征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在中国城市群地区频繁发生。

“环境空气中较高的臭氧含量也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命健康造成一定危害”,《环境空气中的臭氧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研究》一文详细列举了臭氧污染带来的危害:

“具体而言包括对鼻黏膜和呼吸道造成破坏,使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与罹患率增加,甚至可能对肺部功能造成一定损伤。同时还会对眼睛与皮肤造成损害,破坏人体皮肤中的维生素E,出现黑斑;对人体中枢神经造成影响,使人体记忆力减退,出现头晕恶心症状;甚至能够使人体免疫系统能力降低,诱发染色体病变,加速人体衰老或提升畸形儿产生概率。”

“不寒而栗,”在某问答社交平台的臭氧污染科普文章下面有网友表示,“同我们相连的这片天空究竟在承受什么?我们又能怎么办?”

借由上一段时间多次侵袭城市的沙尘天气,童甫不免担忧地认为,如果类似臭氧污染一类问题无法得到人类的有效关注与解决,极端天气只会越来越多,人类所要承受的代价也会越来越大。

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童甫及其团队探索出一套角度独特的解决方案。

“解决臭氧污染需要找到臭氧的来源,”童甫表示,“而这与工业企业排放和交通排放有着一定的关系。”

当公众充分了解这一问题,企业端的选择自然会尊重“用户的脚”。

同提高公众端监督价值相近,童甫为自己的企业梳理出一个定位:政府决策和企业自我治理小助手。

“未来不能总靠人口红利、靠规模去做事,还是要靠内生型、更加切合社会需求的东西去实现。”童甫表示,“未来环保行业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会有更多模式的改变,我们愿意去做这件事情。”

“企业需要做的事”

这件值得童甫尽全力去做的事情,包括但不限于为企业和政府提供VOCs监测与数据化平台。

而“倒逼”这两个字则多次出现在这件事的逻辑架构中。

2010年61日,我国施行《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使用和进出口全过程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建立消耗臭氧层物质总量控制制度和配额管理制度。与此同时,一系列大气管控政策也相继出台。

“环保介入进行监督,减排低碳变成了企业应该做且必须做的事”,在童甫看来,这种倒逼不仅仅在最低限度上有了要求,也激发一部分企业自身社会责任意识的增长。

童甫举了一个例子,在三藏科技VOCs在线质控技术和平台的帮助下,通过对园区的监测,湖北某化学公司树立了优质的环保企业形象,对在地居民开放的态度也收获认同。

“我们过去认为对环保的投入是一种负担,环保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似乎呈现一种负相关、负效应。”童甫认为,“现在这样的观念正在改变,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环保意识正在逐渐加强,环保现在正在成为企业经营的一部分,而不再是一种负担。”

三藏科技官网产品服务页显示,其产品服务为“基于物联传感+信息化+大数据,提供信息化软件、运维服务、运营服务、检测服务和咨询服务等创新产品和业务组合”。

看起来有些复杂的业务体系背后,是三十余个专利技术和一系列持续性技术开发,包括污染来源和成因模型、臭氧生成机理、臭氧迁移规律、VOCs自动监测技术与专家运维经验、多源环境及气象GIS数据综合观测模型、评估模型等。

三藏科技公开资料显示,月处理监测数据超过1000万条。

细分到各个产品上:工业园区和企业环保管家可以帮助企业做到污染实时监控、快速预警响应、跟进处理;环保数据智能采集及质控云平台在线采集数据,对污染因子图做智能定性定量分析,数据驱动运维;碳核查智慧助手对企业碳排放数据进行统一采集、交叉校验、核查;VOCs污染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帮助政府对空气质量进行综合诊断,并对重度污染做出应急决策以及相关达标规划。

童甫介绍,三藏科技通过对一些重点行业进行VOCs排放核算,进而建立排放清单,开发特证指纹库来进行溯源。这将形成一个对行业的数据管理、污染源进行实时监控和超标报警的动态监控系统,最终促进空气质量的改善。

“目前环保行业存在着治理和监测两方面的问题”,童甫认为这两个环节中管理人员存在天然弊端,“需要平台来完成避免利益冲突的制度设计和有效的监管、溯源”。

童甫还提到,油气化工、制药电子、工业涂改、服装等行业工艺不一样,排放物就不同,差别很大,由此提出的技术需求也不相同。

“目前行业仍然存在一些困难,比如专业质检人员无法普及,监测数据的质量无法达标,数据的时效性,中国地域广阔导致的监测设备不具有一致性等等问题”,童甫表示。

不过好消息也逐渐传来,2021年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内容、格式及编制技术指南的通知》,通知着重强调深化建设项目环评改革,关注服务中小企业。

对此三藏科技支持建设产业园区共担成本费用,让中小企业也可以进一步发挥力量,支持减排工作。

“正是因为这样,未来在碳中和、全社会全产业数字化的大趋势下,我们也能看到更多的机会。”童甫说道。

在他看来,在初始阶段环保行业受惠于政策才发展起来。

“现在国家在做一件这么有雄心的事情,通过制定目标倒推结构转型,”童甫表示,“我们企业有责任和义务为环保事业出一份力。”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