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药企血拼“集采”:平均降价56%,还要“价廉质优”

一方面,药监部门对于产品的质量,尤其是中标产品质量有着非常严格的监管,这与企业报何种价格无关;另一方面,厂商要签订产能的保证、质量的保证等一系列协议,要在保证质量过关的情况下报价。

外资药企规模整体比较大,运营成本高一些,又有全球价格要维护,所以降价能力会比较小。在竞标过程中,企业都是量力而为的。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路,战略性放弃国采市场,甚至中国市场也是有可能的,“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责任编辑:曹海东

第五批药品集采明确企业保障供应责任,引入确定备选企业条款,同时将企业信用作为因素纳入考虑。 (视觉中国/图)

开标前日,多家药企“压哨”入局;开标当日,原研药企、仿制药企正面厮杀。2021年6月23日,创造多项纪录的第五次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在上海开标。

相比历次集采,此次集采品种数量最多,采购金额创新高。共涉及62个药品品种,在2020年省级平台采购金额高达550亿元。除了普萘诺尔流标之外,其余61个品种竞标成功。

同时,集采将给消费者带来实质性优惠。参与投标的201家企业的355个产品中,148家企业的251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6%。

对于研发投入大,既要销售额,又要收回成本的药企来说,竞标确实比较纠结。一家中标产品企业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既然有这么一次国家集采的机会,我们肯定还是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则去拼一下、杀一下。由于中标产品价格降幅较高,这样低价的利润空间非常小,但我们可以先培养品牌,所以我们选择了一线城市市场,因为品牌也是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第五批药品集采明确企业保障供应责任,引入确定备选企业条款,同时将企业信用作为因素纳入考虑。

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经济学者陶立波告诉南方周末,此举主要针对以前有企业中标后,因为某些原因供应不上的问题。为预防这种情况,企业参加应标或中标后,都要做出郑重承诺,以保证按质按量供应,保证临床需要。

向注射剂倾斜,但不会诱导临床用药

此次集采,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梁淑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